第一计 瞒天过海:善于瞒住自己的聪明
“瞒天过海”之计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曾国藩而言,他的做法则是瞒住自己的锋芒,以圆通方式待人。我们知道,锋芒和圆通是做人的两大学问。曾国藩认为:“锋芒露凶气,圆通显香气”。怎样做到圆通呢?必须瞒住锋芒!
01.自以为是者必败
02. 锋芒逼人,圆通和人
第二计 围魏救赵:手在甲地,心在乙地
“围魏救赵”之计表明:不要直来直去,逼近目标,而要会运用曲折术,才能避重就轻,功到自然成。曾国藩是运用“迂回术”的大师,也是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的大师!
03.迂回曲折收效大
04.须走“稳”招
05.以主待客
第三计 借刀杀人:靠一个人治住另一个人
《三十六计》第三计“借刀杀人”,重在传达一个“借”字的奥妙——例如借梯,就是借别人架的梯子,顺势上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既可省力,还可省时,如果用到为人处世中,也许只有借人才能更好地治住人。曾国藩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巧妙。
06.该借的梯必须借
07.两手服人,两手都要硬
08.巧妙调动对手
09.借洋助剿
第四计 以逸待劳:花最少的力气,办最多的事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点明了做事必须遵循“花最少的力气,办最多的事”的规律。有很多人总想冒风险,贪图胜利,殊不知机会未到,这种做法会毁掉自己。因此,曾国藩认为,办事应学会以逸待劳。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估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失败。
10.力戒草草而发
11.在静中求得爆发力
第五计 趁火打劫:借机会打开一片局面
《三十六计》第五计是“趁火打劫”,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办事抓机会的眼光和本领。曾国藩绝对是一个抓机会的高手——他能凭借老练的眼光,“趁火打劫”,把机会变成成功的资本。
12.伸手捕获每一次良机
13.把机会变成成功的资本
第六计 声东击西:找准对手的软肋
《三十六计》第六计是“声东击西”,讲明一个人必须懂得此计,才能达到目的;否则,一味地直来直去,肯定会遭受挫折。曾国藩惯于“声东击西”,这不仅体现在军事个案上,还表现在他的掌握权力的过程中,靠声东击西迷惑对手。这就是他察天下之势,给自己定位的功夫。
14.察天下之势,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15.有空隙就有机会
第七计 无中生有:把办不成的事办成
“无中生有”之计的奥妙在于告诉了人们从无到有的过程,即如何把办不成的头痛事办成。曾国藩认为:遇到头痛的事,靠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多想出路才是上策,才能无中生有。
16.少发牢骚,多想出路
17.从大局出发,从小处入手
18.有敢于向前冲的欲望
第八计 暗渡陈仓:悄悄逼近自己的目的地
“暗渡陈仓”之计的重要提示是:在时机不成熟时,切忌草率行事,因为草率是鲁莽的一大表现。曾国藩功成于“慎”!一个“慎”字,就点明了他“暗渡陈仓”的高明。如果你缺乏这一点,当以曾国藩为榜样!实际上,曾国藩运用“暗渡陈仓”之计,讲的是不能死守一法,要学会变法,才能巧妙成事。
19.“留一手”就会“多一手”
20.在曲折交汇处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