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人生智慧之志向与气节(2)

2009-05-04 15: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我们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要符合主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吕坤说的“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做到的,至于“说第一等话,抱第一

我们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要符合主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吕坤说的“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做到的,至于“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则需要相应的才智和修养,未必每个人都能办到。还是孙中山先生说得好:“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身居高位的人未必都能做出利国利民的大事,普通的老百姓却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立志诚然重要,坚持和实现志向的行动更加难能可贵。没有志向的行动是盲目的,没有行动的志向是虚幻的。真正有志的人不仅胸怀大志,而且能为实现志向坚持不渝地奋斗。有的人空谈理想、志向,但没有刻苦学习、埋 头苦干的行动。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想当将军,最终一事无成。此所谓“无 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 更重要”,这是人生的宝训,不仅适用于政党,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个人。一个人确立志向之后,就要采取实际行动,为实现志向不懈地奋斗。不放过眼前的机遇,不拒绝小事;从脚下起步,从现在做起;甘于贫贱,甘于寂寞;不民困难险阻,不怕失败挫折,不怕打击和压力。如果有这等精神,志向、理想便可成为巨大的动力,鼓舞人们抵达成功的彼岸。为了实现远大志向,甘于贫贱和寂寞,淡泊自守,更为古人所重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只有甘于淡泊的生活,才能 表现和保持高尚的志向。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 玉洁;兖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清贫之士,大多有冰清玉洁的情操,而高官显贵、养尊处优者,却甘心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丧失原则。

何以只有淡泊自守,才能保持高尚的志气和节操?因为淡泊使人清心寡欲,从而超越短浅的功利目标,建立更加高远的人生志向;使人不为眼前纷华浓艳或贫困的生活所困惑,坚持和实现远大的志向。如果一个人沉溺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平时就会追随流俗,趋炎附势,玩物丧志,乱世就会向侵略 者或当权者屈服,丧失原则和气节。

诸葛亮说的淡泊明志,并非仅仅为了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而是着眼于实现远大的抱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也就是说,要置个人的功名富贵于不顾,把主要精力放在理想、事业的追求上。这种对人生的睿智见解,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恬淡自守的精神,不可把金钱和物质享受看得太重。立志搞科学研究的人,不能看到别人发财就弃科研去“下海”经商;立志搞艺术创作的人不能为了多赚钱,就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良心。

有些志向关系到政治信仰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更应该坚持不渝。这就是上面谈到的气节。气节者,志气和节操也。气节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体现人的尊严,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气节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撑天撑地的柱石,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脊梁。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精辟论述,是对气节的极好诠释。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气节表现于平时,是不放弃原则以邀名取利,不掩盖真实情感以曲意逢迎;气节表现于威胁利诱、生死攸关的时候,是宁折不弯,大义凛然。

文天祥可称为坚持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元兵南侵时,他为挽救南宋浴血奋战,被俘后坚贞不屈,终遭杀害。他在被俘途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在被囚的土室中,他又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正气歌》是一篇忠贞刚烈人士坚持气节的颂歌。如春秋时期齐国、晋国不怕杀头、秉笔直书的史官,西汉时期誓不归降,在北海持汉节牧羊十九年的苏武,三国时宁作断头将军、不作投降将军的严颜,唐代安史之乱时“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的张巡,三国时“清操厉冰雪”的管宁和“鬼神位壮烈”的诸葛亮,等等。文天祥认为这坚持气节的忠贞之士,体现了“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浩然正气。他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给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形象因高尚品德的照耀而 更加光辉。今天我们读这篇作品,当如作者当时的感受一样:“哲人日已远, 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要重视气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刚正不阿,不拿原则做交易;在和外国人的交往中,不做有损民族尊严,有损人格国格的事,这正是先哲们昭示于我们的做人的宝贵品格。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