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尽善尽美的废话

2009-06-01 17: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邵公谏厉王弭谤”,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是尽善之佳文,可是它说的都是废话,虽然尽善尽美。孔子说过,我们讲话要分准时机,要学习好这门艺术。

“邵公谏厉王弭谤”,不能不说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是最早的民主自由的宣言书,是尽善之佳文。“蹇叔哭秦师”,不能不说是千古流传的好谏文。“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拳拳忠心的显现,是尽美之妙文,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废话,千古的废话。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厉王就是好人,秦穆公就没有过错,而是一种换位思考,我们提倡讲话要达到目的,切中要害。邵公也好,蹇叔也罢,倚老卖老,老气横秋,不通变故,不测人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未中肯綮 ,未达目的,废话满篇;反倒不如触龙之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触龙也罢,烛之武也好,口无利辞,不着一字,曲尽其意,尽得风流,真是:

“简而当事,曲而当情,精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有二:一曰澄心,二曰定气。”                       

——(明 · 吕坤《呻吟语》)

说话达到“一言而济事、服人、明道”的艺术效果,必须把握讲话的契机。孔子认为在有地位的君子旁边做事,常常容易犯三种错误:一是不该你说话你抢着说,二是该你说话你又不说,三是不注意对方脸色以及当时的环境贸然而说。这三种毛病,孔子分别称为“浮躁”,“隐忍”,“睁眼瞎”。原文: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恰当的讲话也要看对象,中等水平和层次以上的人,可以与他谈上等人的话,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千万不要与他谈高深的道理。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谈人际交往的说服艺术

(责任编辑:他山石)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