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做人”十大美德总结(四)——宁静与中和

2009-06-05 10: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做人的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应该学会中和,仁者静,智者动。

君子:人

忠诚:是人体的心脏    善良:是人体的血液   信誉:是人体之四肢

宽恕:是人体的胃肠    定位:是人体的臀部   正直:是人的眼睛身材

宁静:是人体之气息    快乐:是人体面部笑容 

中和:大脑中枢神经指挥系统

   

宁静,是一种气息,至刚至大。其气充塞天地之间,由鼻孔吸入,经流肺部,去其浊气,留其氧气,分布全身,供其血液肢体大脑的使用。一个人的大脑,不可一刻缺氧,氧者气也。气是飘浮的无孔不入的,气也是宁静的,视之不见,察之无形,但不可或缺。因其体轻,所以能静,能动。人若浮躁,则云心浮气躁;人若宁静,则云凝神静气。气者,呼之上行则上浮,抑之下行则下沉。气可升,气可降,气可躁,气可静。忠诚者,善良者,快乐者,守信者,宽恕者,无不气静神凝,仁者静,智者动。

   

心脏也罢,胃肠也罢,左右大脑,均居中而偏左或偏右,中而又中者不合自然之法则。中而不失其正,乃中之圣品。亦含双手、双脚、双耳、双目、双鼻、双颊,凡体之七窍,四肢,双脏,均有微小区别,中而不失其正者,乃中之法则,乃中之黄金分割律。

快乐,是人生的境界,是人生的胸襟。快乐必须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皆言快乐必须有度,快乐而无度叫“纵乐”,叫“声色犬马”。这个“度”,即是“中”。快乐也必须适中。 宁静,是修养,是“意渊涵而态闲正”。宁静,亦须适中。宁静不适中,是“昏睡”,是死寂,是缄默,是形静神不静。适中之宁静,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有序,张扬有节,非神躁形静,色浮气溢之状态。

定位,必须合“中”,“中”者,定位也,所谓“知其所止”,亦即适中之位置,人是有层次的,依据恰当的环境。知识,阅历,背景,找准自己的位子,而这位子,必须适中。“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皆不适中。忠诚、善良、守信、宽恕,任何一种美德,必须适中,越“中”则为愚忠,愚善,不义之信,不义之恕。“中”,犹如人体大脑神经中枢指挥系统,他必须指挥你全身各系统沿着平和中正的轨道健康运行,过犹不及,过则抑之,不及则扬之。“中”乃人体之天子,百行万善之首脑,君子一日不可无“中”,一日不可不思“中”。“中”者规矩方圆之准绳也。

(责任编辑:天天向上)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