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企业家的修养七“善”——道家智慧

2009-07-20 15:37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作者:佚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水——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它具有强烈的环境适应能力。你把它倒进方形的杯子,它是方的;你把它倒进圆形的杯子,它马上变成圆的。

水有着很明确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它的终极目标是大海,只要它锁定了这个目标,它就从来不曾放弃而最终“万川归海”。

水还具有强烈的拼搏精神和包容力量。为了达成它追求的真理,它可以奔走在为别人所不齿的山间小涧,它洗涤了世界却从不抱怨。

老子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最高道德修养标准就是像水一样。企业家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回报社会,因此他“善利万物而不争”,并且能身体力行地做到以下七点。只有做到以下七点,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家。

居善地——适应环境

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善于选择合适自己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家想要成功,决不是天天出没于花天酒地的场所。哪怕“居众人之所恶”,也“几于道”。即使处在险恶困窘的环境里,他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依然接近于最高的道德修养标准。

心善渊——心境深远

成功的人士总是具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以及深厚的底蕴。《易经》中所谓的“潜龙在渊”,在渊的不仅仅是它的“身”,更在于它的“心”。

企业家的心是宽广的,是有目标和理想的。企业家若没有了运筹帷幄的能力,便不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若没有了揽容天下英雄豪杰的胸怀,就不可能奢望能够唯马首是瞻。

与善仁——兼济天下

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善于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一生。同时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永远都不忘记回馈社会。

可以说,企业家的成功有三个层次:一是“身心健康;阿弥佗佛”;第二是“累积财富,心灵平和”;第三是“兼济天下,天地人和”。

言善信——诚信为本

企业家要讲究诚信。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意人是惟利是图的;而商人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企业家呢?则是要讲求诚信和责任的。因此,我们很难相信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他永远最多只能算是个商人。

政善治——正确执行

所谓“政善治”,说白了就是企业家要具有执行力。培训界管理界天天在呼吁执行力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见得能有多少。

什么是执行力?其实执行力无非三步:一是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二是找到执行这个战略战术的正确的人;三是这个正确的人正确地执行了这个正确的战略战术。

事善能——学无止境

管理界经常在讲一个概念就是:企业家不是能人没关系,只要他能用能人就可以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能用能人”本身就不是一种简单的领导艺术和教练技术。

我们还经常讲另外一句话:专家才能成为赢家!所以,企业家不要认为自己手下有一帮厉害的骨干便万事大吉了,反而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水平。也就是说,企业家要做一位“学习型”的领导。

动善时——把握机遇

所谓“动善时”,讲的是企业家对机遇的把握能力。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战机的延误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孔子曾经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既要有山的霸气和沉稳,也不可缺少水的柔韧与内蕴。

(责任编辑:荩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