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处世36计之第20计“蒙蔽计”——如何在竞争对抗的关系中占上风(2)

2009-08-01 15: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这场交锋中,张松之所以能够打掉曹操、杨修的傲慢气焰而获胜,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一种论辩技法——虚拟示意法。 虚拟示意法,就是将本来没有的

在这场交锋中,张松之所以能够打掉曹操、杨修的傲慢气焰而获胜,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一种论辩技法——虚拟示意法。

虚拟示意法,就是将本来没有的情况当作客观事实推出,并竭力让对手相信,从而战胜之的一种论辩技法。这种方法的实施,包括虚拟和示意两个步骤。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但比较起来,虚拟较容易些——主导者就是自己,虚到什么程度,拟出何种样式,全凭自己;而示意则较困难——目的是要对手相信自己的虚拟,如对手不相信,虚拟则徒劳。可见,虚拟是前提,示意是关键。

要成功地运用虚拟示意法,就需要巧妙把握这两个步骤。具体说来,就是:

①要虚得合情合理,让对方真假难辨

惺惺作态,就是装模作样做给对手看的姿态。这种姿态要合情合理。也就是说,不能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过大。要虚得大致符合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因为人对是非的判断,靠的是知觉,知觉的正确与否,依赖于过去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当对手的虚拟同自己过去实践的知识和经验相吻合或一致时,知觉就产生一种认同感,就对对手的虚拟予以理解、认可。前例中,张松虚拟的"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操是一位统兵主帅,要写兵法书籍,难免对前人总结战争的经验有所借鉴。加上他的猜疑心本来就重,当然就会相信了。反过来,如果张松虚拟的是"此是我对席所作",抑或"此是江东孙权所作",杨修、曹操的知觉,都不会产生认同。因为这与他们的实践与经验相差太大。

在论辩中,作为对手,对方总是对作抱有某种程度的戒备与警惕的;对你所说的,本能地会产生怀疑。这就更需要在虚拟对,于合理上下些功夫。有时,不防来一点真真假假,造成一种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混饨局面。如张松的"无名氏",不说具体,让你莫测高深。这时,对手的知觉是:实亦实,虚亦实。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相信你虚拟的全部内容,而落入圈套。

说虚话技艺圆熟者经常使用"有几分真"的谎言来使人倍以为真,蒙蔽性非常大。

②示意要疏而不漏,态度诚恳,表达巧妙

示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言语。同时,应当辅以情感、神态。动作、语调等的帮助。对手对你的虚拟接受程度,取决于对你的示意的感知与理解的深浅。自己的示意越明晰、越确切、越执着、越有诱惑力,对手的感知与理解力就越强,从而,导致其产生错觉的概率也越高。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孙刘联合执曹,在劝说周瑜时,便虚拟出"曹操征代江南,是为了得到二乔"之说。而为使周瑜深信不疑,其示意就相当细致周密:先是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锁殊",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前夕之与共",巧妙地移与二乔。激起周瑜大怒后,又详作惶恐之状,连称:"失目乱言,死罪,死罪!"待周联合破曹之意已定之后,再放意劝其"事须三思,免致后悔"。这样才巩固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说,示意,是在操纵对手的知觉。虚拟一旦实施,摆在自己面前的,既要千方百计调动对手的情感,使他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又要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虚拟,使对手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要让对手明白:如果不相信你所说的,那么,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只有相信你所说的,自己才能获得利益。这是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树在对手眼前,迫使他只能作出"相信你所说的"这惟一选择。

为了更有效,示意还可以利用人们对共同点具有的认同心理,站到对手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手的利益说话,使对手感到自己是为他好,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并适当使用一些缓解对方警惕性的言语。如诸葛亮的"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现代社会诸如"考虑到我们双方的利益""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就如此""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之类。如此,对手的防线最终会崩溃,自觉不自觉地会相信你的虚拟。

有一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名酒节上,外省某经贸公司与贵州一酒厂的谈判,酒厂即成功地运用了此法。该公司欲订购白酒10吨。但贵州的酒厂如林,名酒如云,各家竞争激烈。究竟订哪家的,委实举棋难定。

他们在与这家酒厂的洽谈间,对这么一宗大生意,厂家掩藏起内心的兴奋,平静而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今年的货早已订完了。已开始订明年的。如果你们需要,我们设法给你们安排明年早一些的。"对此虚拟,公司当然大出意外:"是吗?前天你们还在大拉客户哪!厂家随即实施示意技巧,摆出一副赤诚:"商场如战场嘛,你们是聪明人,会不懂?那是我们的一种策略。众所周知,我们的酒是根本用不着"拉"的;更何况过了一天,情况还会不变?这不,今天一清早,广东一家公司才将今年的最后一批10吨全部订完。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们嘛!"此示意果真有效,公司有些急了:"是的,听说你们的酒好,我们才慕名而来。我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通融一下,先挪给我们一些?厂家进一步示意,故作难状。公司更加着急,好话说了一大堆。厂家这才以关怀、同情的口吻说道:"既然你们要与我们长期合作,考虑到我们的长远利益,我们可以给其他客户做做工作,每家匀出一点,给你们凑足10吨"。

公司大喜。厂家更大喜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