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拥有气节,方为人上人:舍傲气,留傲骨

2009-08-17 11:5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永垂史册,为后人缅怀,是因为他们高尚的气节。气节是不媚上,不媚俗,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强暴屈服。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永垂史册,为后人缅怀,是因为他们高尚的气节。气节是不媚上,不媚俗,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强暴屈服。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里有一段对气节的颂歌:“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一不是高尚气节的写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没有傲骨

俗话说得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没有傲骨。傲骨,做人所必备的气节。做人,如果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气节,那么也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像一些失去傲骨之人,常常都以媚骨趋炎附势,常奔忙于权门豪宅之间,溜须拍马,以讨得主人的欢心与宠爱。可有傲骨的人,则以才为德济世助民,常常行走在市民小巷,为民请命,为民呼号。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国家才会越兴隆昌盛。

做人,一定要具有率真的傲骨,这样就可使鬼怪心颤,妖魔胆寒。傲骨在,气荡山河,浩气长存。这正如洪应明所说的一句话:作为君子,“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这就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徐悲鸿在洋人面前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他20岁成名,被法国犹太富翁看中,专邀他到“哈同花园”画像,在优厚的待遇面前,他断然拒绝,保持了“江南布衣”的本色;在赴法留学专攻美术期间,他遭到了洋学生的歧视,被诬为“生就的当亡国奴的材料”。爱国心强烈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既学习油画,掌握人体素描的技巧,又研究马的生理结构,画了一千多幅活马速写。在校头一年,他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费拉蒙先生的好评。在多次竞赛中,他都获得第一名。1924年,他在巴黎举办了画展,所创作的油画《箫声》、《琴课》等,轰动了当地的美术界。徐悲鸿面对挑衅,义正词严地予以回击,并以虚心好学换来了一个个优异成绩,折服了对手,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回国后,徐悲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被政治上的高压所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他坚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祖国服务,为中华民族争光。

傲骨,是不动声色,虚怀若谷的自然流露,很难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真实写照;傲气,是哗众取宠,盛气凌人的表演,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最好注释。

有傲骨的人,会让人感到亲近,感到和蔼,感到一种力量和尊严;有傲气的人,却会使人疏远,难以接受,或敬而远之,或躲而避之,使人感到压抑和难堪。

同样,傲骨也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一种知识和道德综合后的存在,是人性中很高档次的境界;傲气,是一种浅薄,一种庸俗,一种偏狭,一种土财主式的夜郎自大的心态,一种歪门邪道和一知半解结合后的反映,是人性中很低级别的台阶。

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傲骨之人,也有谄媚之徒,所以正直的人,都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人不可有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的确,人不可有傲气,有了傲气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才干,比别人高出一筹,从而目中无人,这就是他今后失败的先兆。有了傲气的人,当成功的时候,赞扬、奉承之词迎面扑来,他就会飘飘然,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最终只能导致失败。对于这种人而言,成功无异成了“毒药”。

舍傲气,有傲骨

人不可有傲气,但要有傲骨。这句话是古人所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句话出自于古人之口。

回顾中国五千年历史和文化历程,青史留名的英雄豪杰不下数百位,英雄事迹也是各不相同,然而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做人要有骨气。屈原、文天祥、岳飞等一些不同朝代的忠臣志士我们比较熟悉,而他们封建士大夫的情结也同样令现代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处在生死抉择的关头,生命和道义,哪一个更重要呢?

生命对每位热爱生活的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抛弃了做人的原则与骨气,抛弃了道义。那么,即使是活着,他的生命也是毫无意义可言。

1896年,英格兰与桑给巴尔之战是世界上最短暂的战争,英军一万多人攻城,而城内士兵不足千人。双方开战38分钟后,国王摩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随后拔剑自刎。英军的将领当时很奇怪,抓住一个宫廷侍卫想问个明白,那名侍卫是这样说的:“以一对十的战争最终肯定会输,国王很清楚。可是他不想在桑给巴尔的历史上留下任何污点,他没有战胜敌人,但他战胜了自己。”说完话,侍卫把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这位将领沉默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那座经受战火洗礼的城池还在,那里的人民还在,只是少了一位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国王。他用鲜血验证了一个明确的道理——做人的傲骨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从古至今,中国的历史长卷上面写下了很多的英雄故事,他们的名字是很令人钦佩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能忘记也不可忘记,我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就是在为自己的灵魂洗澡。

像白石翁爱财吝财也颇为有名,然而在他抗日战争期间,在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威武不屈,可见其凌凌傲气,铮铮傲骨,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利,人人欲逐之;名,人人欲趋之;势,人人欲附之;害,人人欲避之。然与人之尊严,艺术之尊严发生矛盾冲突时,艺术家如何选择?白石翁曰:书画之艺术,表演之艺术,一切之艺术,归根结底,为人之艺术也。

但是做到了没有“傲气”还应当有“傲骨”。何为傲骨呢?就是应当有志气,有自信心,有顽强不屈的性格。有傲骨,有自信心的人,失败后并不气馁,相反,他们会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的去探索。

做人既不能有傲气,又不能妄自菲薄;既能在荣誉面前总结经验,检查错误,又能在冷眼面前勇往直前,不卑不亢。要想做到这两点显然不是太容易的,然而对那些很注重人格修养的人而言,完全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