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人要慎独(2)

2009-08-19 11:53
来源:新浪读书 作者:佚名
公仪休身为宰相,大权在握,而且他非常喜欢吃鱼,所以鲁国有一些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的人,争先恐后地买好鱼来送给他。可是每次别人送鱼给他,都被挡

公仪休身为宰相,大权在握,而且他非常喜欢吃鱼,所以鲁国有一些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的人,争先恐后地买好鱼来送给他。可是每次别人送鱼给他,都被挡在了门外,来人最后只好把鱼带回去。

公仪休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他问公仪休:“兄长不是很喜欢吃鱼吗?他们既然诚心送给你,为什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送来的鱼呀!你想想看,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就欠了人家一份人情,欠了人家的人情就要为人家办事。人家就是因为有难办的事,才会舍弃钱财来托这个人情。收了人家的礼,为人家办不该办的事,岂不是徇私枉法吗?”

弟弟虽然点头称是,但总觉得兄长说得未免过于严重了,于是不屑地说:“兄长实在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了,吃人家送的鱼未必能和徇私枉法联系在一起。再说,亲朋好友托人说情也是人之常情,算不了什么。”

公仪休板起面孔,十分严肃地说:“别的不说,可那样做的话,我以后就吃不成鱼了。因为收了人情,为人办违犯法律的事,我便会丢了官,丢了官还会有人送鱼给我吗?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至少我可以自己买鱼来吃,而且心安理得。你说哪样更好呢?”

听了公仪休的这一番话,弟弟佩服得五体投地。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

这句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另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

“日勤三省”是关于曾子的: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成现代白话的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做事是否敬业?与人交往是否诚信?学过的东西是否经常复习?”

“夜惕四知”出自东汉时期的名士杨震。杨震被称为“关西孔子”。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正在这里做县令。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杨震非常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也?”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杨震也因此而名传千古。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要求我们,做人要像曾子那样经常反省自己,修正错误,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还要像杨震那样清正廉洁、远离贪欲。

种上庄稼,消除杂草

一位博士生导师带着他的一批弟子参加社会实践,周游了许多名山胜景,拜访了许多官员和学者,现在就要回到学校了,弟子们自以为见多识广,满腹经纶。

在进学校之前,导师领着弟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准备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

弟子们围着导师坐下,导师问:“我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说:“现在我们坐在郊外的旷野里。”导师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子弟们说:“长满了杂草。”

导师说:“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第一个弟子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导师点了点头。

第二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导师微微笑了笑。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导师站了起来,说:“讨论就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的旷野,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在谷地边上坐下,等待导师到来,可是一向守信的导师始终没有来。

几年以后,导师逝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文稿时,发现了导师写下的结论: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纯洁,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注重修养,实践慎独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违法乱纪,谋取私利。一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执法犯法的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放松了自我修养,忽视了慎独。这些人有时能骗取荣誉、捞到好处、满足私欲。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偶然之中有必然,量变会引起质变。做一两次坏事可能不被发现,如果长此以往,就难免露出马脚,受到惩罚。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走多了夜路总要碰到鬼”,这就是规律使然。

慎独作为人生修养的崇高境界,要做到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追求和努力实践。除了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严于律己:要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不论在别人面前,还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都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严格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去做。

二是要尊重人格: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试想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一个领导者的威信主要不是来自权力因素,而是来自人格、学识等非权力因素。毛泽东同志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七个月不吃一块猪肉,即使厨师做好了端上餐桌,他也不伸筷子。毛泽东同志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和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主动承担责任,要求连降三级,为振兴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后人尊为一代名相。

三是要知错必改:事物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地深化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难免偶露劣性,违反规则,出现错误,重要的是认识和改正错误。要像古代曾子那样,每日三省,是恶当惊、闻过则喜、知错必改。思想之错宛若生理之疾,有错不改犹如讳疾忌医,终会酿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

孔子把自身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可谓见微知著,由小及大。儒家尚能倡导慎独,追求慎独,实践慎独。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则更应注重修养,实践慎独,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