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江海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这就是江海容纳百川的“海量”。人亦应如此,有山谷那样的胸怀,有大海那样的气度,就会“有容乃大”,成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识广博、朋友众多的人。
虚怀若谷的本质是:不自负,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觉加以克服;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这方面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虚怀若谷是一个人能够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应努力培养自己虚怀若谷的品德。
顾炎武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在明王朝中做过三品的高官。顾炎武自小好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又为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十岁即开始读《左传》、《史记》、《国语》、《资治通鉴》等史书以及《孙子》、《吴子》等兵书。顾炎武与一般的读书人不同,他不满士大夫空谈的风气,也看透了科举制度的弊病,因而他除了读史书、经书以外,还读了大量有关地理、税制、用兵、采矿、贸易等实用的书,以求有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