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世界的生成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指阴阳未分前,宇宙混沌一体;“二”,指宇宙分为阴阳;“三”,即阴、阳、和;所谓“三生万物”,即通过阴阳对立、和合,生成新的统一体。
由于“道”是一个无形无象的形而上存体,因此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对它进行命名、称呼。任何名称一旦确定,所指的关系就确定了,即对象的物质体的特性也就确定了。譬如我们用“地球”这个概念指称地球,那么“地球”二字的范围也就被规定了,月球、太阳等就不能再用“地球”来指称。“道”是一个永恒的、不可限定的存在,所以不能用一个具体概念去指称。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它无形、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一句话,是虚,是无。所以,“道生万物”,即“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是自然而然的,对万物的生长,它不强制,不干预,顺其自然。它产生万物而又不据为己有,有利于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这种“玄德”,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由道出发,老子认为人要“虚其心”、“知足”、“不争”、“无为”、“自然”。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规律要顺从而不是违背。可是,纵观我们人类的昨天和今天,在人类对万物的认识中,对规律的作用和性质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拼命去实现各种欲望,对宇宙和自然的规律却不屑一顾,做了许多违背规律的事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必须不断地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