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的“知不知,上”是说知道而不自以为知道,最好,在认识上体现一个“虚”字。这“知不知”,就是说人要明白人之所知极其有限,不可能全知一切;人生天地人世间,有时仰不知天,俯不知地,外难知他人,内不识自我。所以老子说只有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才能知不知而后知,才能不断地在求知领域中开拓前进。老子认为,如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最好的。“不知知,病”是说,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病。在认识上表现为一个“满”字。如不知而自以为知,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就认为洞察事物的真谛,一知半解却认为全知,这样的认识态度就不正确,老子认为是一种“病”,所以也无法取得真知识,有时还会引出祸害来。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了两年准备,于公元227年冬天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还比较镇静,立刻派张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跟他谈论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刘备在世的时候,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说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蘋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蘋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