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知己之长,明己之短

2010-03-09 10:58
来源:老子的智慧 作者:王宇
正确认识自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自己的长处有哪些;二是知道自己有什么短处。为数不少的人,只知道自己的长处,甚至夸张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的短处,甚至回避自己

知己之长,明己之短

 
正确认识自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自己的长处有哪些;二是知道自己有什么短处。为数不少的人,只知道自己的长处,甚至夸张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的短处,甚至回避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也常常称自己是有自知之明。其实,他们的“自知之明”,充其量不过是一半的自知之明,从其处人、处事的后果来看,则是不自知,也不自明。事情恰恰是这样,越是宣扬自己如何有自知之明的人,越是最不自知、最不自明的人。
 
对只知自己长处,不知自己短处。患有这种病的人,谈工作,只说成绩,不说不足;谈个人,只说过关斩将,不说走麦城;谈家庭,只说孝顺父母,善待妻女,不说那些见不得人的猫腻。患此症者,头上有乌纱翅可抖的人占多数。一是由于他们的话似“圣旨”,对与错都有人照办,因此,他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是英明的;二是他们身边总有一批抬轿子、吹喇叭的人,吹捧他们如何圣明,如何伟大,如何勤政为民,终日里如堕五里雾中,晕晕乎乎,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与上帝佛祖并肩而齐了。从做人来讲,谁都应有自知之明,但对于领导来讲,则更应具备自知之明的精神。
 
在基层当领导,可能还够不上是哪一“品”的官,但他们毕竟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因此,他们不仅有可能被三亲六故的裙带关系所包围,而且也极容易被一些专事溜须拍马的小人所包围。他们不容易听到正确的、真实的意见和情况,更不容易听到对自己缺点的批评,听到的只是阿谀奉承的话。因此,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知之明,也很容易陷入云山雾罩的雾中。
 
当领导者,既不是国王,又不是皇帝,但身边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而且经常可以听到恭维、颂扬的话,说这些话的人哪些是“私我者”,哪些是“畏我者”,哪些是“有求于我者”,要心里有数,不能稀里糊涂地让人家灌迷汤,那样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
 
所以,要想发展自我,学业、事业双丰收,“自知之明”则是发展、提高自己的先决条件。
 
两千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老子,就特别强调为人应当善识善待自己。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能正确认识“人”的人是很有智慧的,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则是个聪明人、战胜别人的人,能认清自己缺点、战胜自己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强人。
 
每个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选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好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个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人,是个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人,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心志上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端”是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另一“端”是自我膨胀,妄自尊大。而“最大的骄傲和最大的自卑,都是对于自己本身最大的无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