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易经》中的权法之道:何为“变”与“不变”

2009-04-20 15: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从事管理的人要记住;安人的目的是不能变的,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使他安,但是环境在变,所以方法就要跟着时代改变,安人的目的不变,叫常;安人的方法要变,叫变。

    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很大。实际上,中国人读不读《易经》关系不大,因为我们在小孩子3-6岁的时候,就已经灌入了《易经》的思想,而且已经把《易经》中一些高深的道理变成浅显通俗的话在家庭里流通。

   《易经》解释两个不同的意义

    1、不易(形而上)是不变的,世界上有许多不变的真理,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言落下,潮水会进会退等。

    2、变易(形而下)是瞬息万变的。                         

    世界上有变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这就叫易。易是变,不易还是变,叫做变中不易,这就是一切一切都在变,但是有一种东西不变,这个东西就是"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其他的一切都变。不过有长期、短期而已。长期不变的就是不易,即经;瞬息万变,经常在变能叫做权,所以,有经有权。                           

    我们讲管理,要注意道理是不变的,而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比如说怎样才能安?这就是变化无穷。

    管理有绝对部分,也有相对的部分,绝对的部分叫经,相对的部分权,也就是原则不变,方式可变。

    从事管理的人要记住;安人的目的是不能变的,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使他安,但是环境在变,所以方法就要跟着时代改变,安人的目的不变,叫常;安人的方法要变,叫变。所以要有常有变。常的部分又叫经,变的部分又叫权,所以管理又从安人之道引伸出一个"经权之道"。

    一、经权之道                          

    中国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可是在合理化之外,还要注意安人,我们叫做人性化管理,中国人最讲"仁"和"义"。"仁"是安人之道,就是用仁心去安人;"义"是经权之道,就是恰到好处,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恰到好处"。

    经权的法则:时中。(此时此地最合适的决策)

    1、不可墨守陈规--过去有效的方法,现在不一定有效。

    2、应该力争上游--不进则退,要不断求取上进。

    不断的求取上进和不墨守陈规,才是管理者应有想法。

    这样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取经用宏--牢牢记住紧要原则,进行普遍的应用。

    第二点:折衷致当--折衰不是取中点,而是取合理的部分,要折衷到合理的地步。

    第三点:因时制宜--时间变了方法就要变,与时俱进,时时刻刻跟上时代,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

    第四点:平常要按照常规做事情,叫做守经,非常时期,就要有突破性的做法,叫做权变。

    二、经营的要义

    1、中国人太聪明,又喜欢取巧,所以必须有经才敢授权。

    2、经不可屡变,要使大家明了,以建立常道的共识。

    3、各阶层应坚守的原则叫经,可变通的部分叫权。

    4、经权都是动态的,必须平日多多默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