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企业总裁行为和企业绩效的不仅有对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还有他们对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的固执和眷恋。这种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在每一个企业家身上有一个逐步形成到不断刚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该企业家的整个管理生命周期。关于领导人管理生命周期的观点,在殷末周初的《易经》乾卦中,就已提出。近些年美国一些管理学者提出的总裁管理生命周期的理论假设和《易经》乾卦的观点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体现了中西管理文化在某些方面惊人的一致性。
企业总裁和高级主管的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价值
美国管理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布瑞克(HANBRICK)和福克托玛 (FUKUTOMI)近年来提出了企业总裁和高级主管的管理生命周期假设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企业总裁的领导经验的长短与企业业绩高低之间是一种抛物线曲线的相关关系。在抛物线的拐点之前,企业业绩是上升趋势。过了拐点,是下降趋势。前期企业业绩与领导经验成正比,后期成反比。
二、企业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不是激励机制,而是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企业决策机制的问题。在抛物线的拐点之前,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及决策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拐点后则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
三、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在每一个企业家身上是一个逐步形成到不断刚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该企业家的整个管理生命周期。这一周期分为五个阶段:①受命上任;②探索改革;③形成风格;④全面强化;⑤僵化阻碍。
四、在总裁管理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中,总裁绩效始于上升,继而持平,最后下降的抛物线现象,大概有认知行为模式、职务知识、信息源质量、任职兴趣和权力五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认知行为模式刚性”和“信息源宽度和质量”。
五、所谓认知行为模式刚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裁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长期形成的信仰偏好,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二是企业家的领导方式,即与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紧密相连的一套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用惯了的工作方式和分析手段、办事方法”。这些思维和工作方式的差别,就形成每一个总裁个人的特殊的认知行为模式。
总裁管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企业总裁的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家任职期间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提出了比较中肯客观的分析,所有成功的企业家皆应作为借鉴。无独有偶的是汉布瑞克等的总裁管理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如果再加上任职前的时期,就是六个阶段,与《易经》乾卦的六阶(爻)恰好相对应。
《易经》的乾卦,以龙和君子的形象阐明了为君之道、领导之道、帝王之道,蕴涵了领导者的认知行为模式 (思维方式、领导方式)的形成、调整、完善、强化,到最后僵化而走向反面的辩证否定过程。下面简要分析总裁管理生命周期六个阶段的特点及各个阶段认知行为模式应把握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