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孙子兵法》企业诡道篇:诡诈藏形,令敌失备(2)

2009-08-04 16:0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陈林
能而示之不能 一般说来,两军对垒之中,好汉都想逞英豪,能而示之不能,常常造成敌人轻视自己的同时,也会使自己人看不起。 为将者,若图一时的虚

能而示之不能

一般说来,两军对垒之中,好汉都想逞英豪,能而示之不能,常常造成敌人轻视自己的同时,也会使自己人看不起。

为将者,若图一时的虚荣,便难成此大谋。这里用得着郑板桥的一句处世名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解除对手的警戒心,是欺敌谋略最重要的方法。树大容易招风,胸怀大志的人,要示无大志,才不会成为对手攻击的目标。如果你不懂得劲气内敛,养精蓄锐,处处表现老大,那么你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应付对手的攻击。如果表现得大智若愚,或可转移对手的注意力,那么你仍可安稳地图谋发展。

智者能谋远,所图大。积水不流,为的是流则必决,一泄千里;引而不发,为的是等待时机,一发中的。能而示之以不能,则是为最后一举成功。

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

刘瑞符编著的《谋略》说得好:“示之以远,而实图其近,则敌以为我图其远,而不测我图其近。示之以近,而实图其远,则敌以为我图其近,而不测我图其远。形之以东而实欲其西,则敌以为我欲其东,而不测我欲其西。形之以西而实欲其东,则敌以为我欲其西,而不测我欲其东。示之以彼,而实攻其此,则敌以为我攻其彼,而不测我攻其此。示之以此,而实攻彼,则敌以为我攻其此,而不测我攻其彼。”

这便是“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的计策,相当于“声东击西”之计,也正是《太公兵法·兵道篇》说的:“欲其西,袭其东。”及《草庐经略·形人篇》说的:“吾欲东也,而形以西;欲西者,而形以东。”

示形用诈,目的在于隐蔽自己的行动企图,但真正的隐蔽处,不是敌人视线的“死角”,而是敌人心智迷乱的“时刻”。人们通常是按形式逻辑思维判断情况的,而善于创造奇迹的企业家,则往往不按形式逻辑行事。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在于它违背一般的思考模式,不按牌理出牌,使对手造成错觉,从而使自己利用对手的失误而获胜。

  卑而骄之

用兵打仗戒之在骄,古来兵家讨论了很多。

《心书·自勉篇》说:“骄者,招毁。”〈将骄篇〉说:“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草庐经略·戒骄篇》说:“将之轻敌也,始于骄。则自高其功,自矜其勇,自神其智,不忧其寇,不恤其下,忠言逆耳,良士疏斥,战则轻进,守则弛备。”《草庐经略·骄敌篇》说:“兵骄者,败。故设法以骄之,使之目无强敌,然后我得乘其间而攻其弛。”

《兵经百篇·言篇》说:“谦逊以玩敌。”

对手力量强大时,不要急于进攻,可示敌以弱,助长敌人的骄傲情绪,等待其弱点暴露而有机可乘之时,出其不意地击破它。骄将必败,已成历史经验。卑而骄敌,意在夺其心,乱其谋。强而示之弱,有为而示之无为。竞争对手骄心生,必不能正确判断我情,客观地进行力量对比。能骄敌而己不骄者,才是俊杰。

虚则实之

虚张声势是两军作战常见的计策。《兵经百篇·张篇》里揭暄说这是弱者的战法:“张我威,夺彼气,出奇以胜,是虚声以致实用也。处弱道也。”《草庐经略·虚实篇》则有详细的说明:“诡张远诳,能虚声悚敌之心,而乘其所向,使东西顾盼!进退踌躇,心摇而弗能定,见利而不敢趋,低徊延缓,然后我得乘间抵隙。”

用显示威力来震撼敌人,这是常用的办法。特别是在没有力量的情况下,尤其要故意虚张声势;不打算行动的时候,则故意要装作行动的样子;力量不足时,则故意显示力量有余,或故布假象以疑惑敌人。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