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16.1』
孔子说:“我听说拥有国土的诸侯和拥有封邑的大夫,都不担心境内百姓的贫穷而担心百姓贫富不均,不担心境内百姓少而担心境内不太平。因为财富分配公平合理,就不会有人特别贫穷;百姓只要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百姓少;境内太平就不会有被颠覆的危险。”
许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只听说不加工资或工资太低引起罢工的,给工人加薪怎么可引发罢工呢?然而八年前,我就曾经看到过一次广东省某外资企业由于年底加薪不公正而引起的数千工人的大罢工。
近年来由于广东等地出现了“民工荒”,引发了媒体对广东省对外开放以来二十几年工人工资没有提高的议论,许多媒体甚至指责广东的外资企业太黑心,十几年不给加工资。其实这是媒体的一种不严谨的说法,严谨的说法应该是,广东省的工人最低工资标准连续十几年没有上调,而不是广东省的外资企业连续十几年没有给工人加工资。事实上,广东省的绝大多数外资企业每年都给工人加工资,当然不是给新进厂的工人加,而是给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加工资,年底许多外资企业还发双薪。
中国人真正连续“冻薪”长达十年的是文革十年,那时候不但所有的工薪阶层不增加工资,连全国的工资标准也没有变动过。一个新工人三年学徒结束后是一级工,再过一年升到二级工。二级工的月工资是三十几元,以后就不再继续往上涨了,不管你是结婚生孩子还是独身一人,反正你一个月就只有这三十几元工资。文革结束后,国营企业开始给工人加工资,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国营企业的工人也不能都根据工作年限加工资了,必须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工资,也就是说只有企业赢利了才能加工资,即便加工资,也不是全体都加,只能有百分之几的人可以加,加一级工资也只有五六元钱。不赢利的企业,连这五六元一级的工资也加不到。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应邀到广东省的外资企业来工作的时候,听说这里的比较正规一点的外资企业都每年给全体工人加薪,觉得非常羡慕。当然,不同的企业,加薪的幅度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你能做满一年,又不犯错,基本都能有工资加。
在广东的某外资企业也是这样,他们规定每年根据工人的工作表现加薪,表现最差的可以加十元,表现好的可以加到三十元。当时广东省的工人基本工资是三百元,三十元等于是加了百分之十,属于加薪幅度比较好的企业。对于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由于他们的基本工资是以千元为起点,所以通常加薪幅度在一百到三百之间,从比例上来说,是与工人一样的。这样的加薪设计一直效果很好,运行了五六年都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到了第六年,也就是距离现在八年之前的时候,该企业的外籍总经理更换后,新任外籍总经理对这样的加薪体系不满意,其反对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这样给工人加薪幅度太少,一个工人如果平均每年加二十元,十年也只能增加两百元,可是管理人员,如果工作表现出色,一年就可以加薪三百元,这是不公正的。于是指派他的亲信另外搞了一个加薪体系,即将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的界限打破,不管他们原来的工资是多少,只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