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水德:流畅的立业之道

2010-03-10 10:20
来源:大道·无为 作者:飘扬
“水德”中可以为企业作为借鉴的品格还有很多。这里谈的“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水德:流畅的立业之道

 
“水德”中可以为企业作为借鉴的品格还有很多。这里谈的“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就很有借鉴的价值。我们知道,水无论流向哪里,遇到阻力则自行谦让:正面流不过去就向左面,左面流不过去又向右面,每一面都流不过去时,就停下来,积蓄自己,再等待时机的变化以及各种条件变化,等到自身条件或外部条件成熟,又涓涓不断地开始新的历程。水的这些特点,相当于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予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己,而是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合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这里讲的忍让,还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尊重客观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 ,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通融、十分通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这里面也包含着任何事情都不去强求的"无为"精神。
 
当我每次在脑海中或是在现实环境中,凝视着水的这些如此富于美德的形象,就每每于最生动处,感知到这种形象是在没有止境地向我们说“法”、讲“道”。每时每刻都是如此。从大的范围讲,每条河流总是九曲十八弯,逢阻便让,遇高就让,弯来拐去,只有一副心肠:顺应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在顺应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不争不斗,坚信世间万物各有其所……正因为如此,水虽然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却总是能在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
 
这就是“让”、“不争”、“不强求”带来的利益。我们企业的立业过程,为什么不从水的这些启示中去获得一种深刻的觉悟呢?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像水那样懂得忍让、顺应、融能、迂回的话,我相信,我们立即就能找到我们现在的位置,然后顺流而下,进入未来的位置。因为忍让、融通、迂回带来的恰恰是无阻无碍。虽然有时看上去路子是弯的,但毕竟是一派活跃的流畅。是对天地万物、对各种客观规律的最融洽的顺应。
 
水的这种“美德”给我们企业立业的启示是:不可强而为之,一切要从主客观条件上去讲究顺应,而且,主要是尊重客观,调整主观。
 
要相信,任何一个愿意服从客观规律的企业,客观世界都会给它留下一个十分正确而又客观的位置的。这个位置在哪里,只有由企业像水一样去寻找。
 
水是凭什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呢?光是凭客观条件吗?不是。水的本性——水往低处流——是使水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确定自身方向的根本依据。只要这个本性不变,水无论放在哪里,它都不会迷失方向。
 
那么企业呢?企业也应当是如此,它必须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一个不变的根本的选择,才能够真的象水那样,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始终不失去自身的方向。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功于社会,不居功、不骄横、不夸夸其谈,始终谦虚、谨慎,处低下的位置,这样的企业方能发展。如反之:就像把水堵起来,形成大坝,一旦堵不住,就会被水淹没。水能利万物,但如处不好,也会毁掉万物。水能载舟能沉舟,能移山倒海,主要在于怎样疏导。疏导得好,就有前途。新产品的开发,也就像处理水,需要加强各种宣传,需要真诚的奉献,需要能为众生解除生存上的烦恼痛苦,这样的产品,它自然受欢迎,自然有市场。反之,如靠愚弄消费者,就是自绝于众生,就会自我灭亡,等于将水堵起来;古人云:治国治家如治流水,就是这个道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