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的失败看并购整合 (3)
2010-03-11 11:12
但秦始皇一直未能将项羽等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就避免不了他们把自己的能力向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施展,他们的能力越大,给企业带来的祸患就
但秦始皇一直未能将项羽等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就避免不了他们把自己的能力向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施展,他们的能力越大,给企业带来的祸患就越大。六国的旧贵族,无不因旧管理系统的瓦解、政权的消失而丧失了自己大部分的优势资源。在优势资源的占有和掌控问题上,六国的旧贵族与秦帝国的利益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为了自身的利益,旧贵族理所当然地站到了秦帝国的对立面上,也成为了颠覆秦帝国政权的主力军。
统一的企业文化没能形成
对基层员工给予利益和希望,对原有管理层保护其既得利益,但这些都是兼并之初的救济之举。企业发展需要规矩和方圆,需要完善的一视同仁的制度框架。与此相对应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即统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不管是基层还是管理层,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杰克·韦尔奇说过,一个企业里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文化,更毋论存在多种文化。然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经济体,因为经济运转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也不同。当企业的合并行为产生后,无论怎样进行资源重组,所固有的文化都不会凭空消失。理想的状态,是随着资源的整合,文化互相渗透,兼容并包。然而当两个或数个文化间相抵触的因子过多,那么必然会有一种文化成为主文化,而其余文化将妥协成为主文化的附庸。
幸好秦始皇对韦尔奇的判断有先知,他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然后,秦始皇推行了著名的“焚书坑儒”,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
可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事实上演变成李斯、扶苏、胡亥、赵高等大秦企业集团高层派系倾轧的政治权谋,另一方面,并购形成的新的集团公司存活时间太短,秦始皇并未能对统一的企业文化进行推广。按照理想的路径,秦始皇在天下大局既定之后,就应该对旧贵族进行大规模文化镇压。这种成本低廉的统战方式,在强大军事威慑下,待杀得这些旧贵族万马齐喑、噤若寒蝉之后再施以恩惠,将其纳入统一的财政供养体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远离优势物质资源,其非物质资源的力量会逐渐弱化消亡。尤其是经历两代甚至是三代人之后,一切优势资源都与他们渐行渐远,他们也习惯于没有优势资源的日子,妄图颠覆政权的念头自然会彻底根除。
建国初年,大秦集团动用行政手段将六国旧贵族及富豪迁移到首都咸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瓦解掉旧贵族在当地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然而此举做得并不够彻底,并非所有的旧贵族都被纳入控制范围,仍然有为数众多的旧贵族散居在咸阳外的其他地方,这些丧失既得利益的落魄者往往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小团队,构成对统一的企业文化的致命破坏。
没有基层员工的拥护,没有原管理层的支持,最后连统一的文化都没有时间去培养,秦帝国的崩溃早已是命中注定。今天的企业并购千万不能犯这样简单的错误。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