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告诫:冒险精神(2)
2010-03-19 11:05
冒险和勇气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冒险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从决策定计上看,冒险则是一种勇气、魄力。诸葛亮心理特征上的过于谨小慎微,源于思
冒险和勇气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冒险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从决策定计上看,冒险则是一种勇气、魄力。诸葛亮心理特征上的过于谨小慎微,源于思想上的压力。他蒙受刘备知遇和托孤之恩,执掌蜀国军政大权,年复一年惨淡经营,以冀完成统一大业。而对手又是强大的魏国。大概就是这种在严峻形势下的超常报效心和责任心,使得他在自己的事业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怕有失,过于小心谨慎,他的事必亲躬与此也有关系。至于说他平生如此,也并不准确。在他事业的前半生,他先是孤身入吴,继而取西川、夺汉中都表现了大智大勇。他的过于小心,从时向上看是在刘备死后,从事业上说,表现在历次北伐之上。即使这时,他也还是有隙必乘,有利必取,进则使敌不敢战,退则使敌不敢追,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现代的经营者,也常常失落在种种局限之中。面对着风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冲刺。不管客观上的原因有多少,思想上的弱点是导致保守经营的根本原因。冒险难免遭受失败,冒险的成功率有多少谁也不能断定,但“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一切都失掉了!”(歌德语)心存杂念胆必怯。只有执着追求事业而又不过于计较成败得失,才能有敢于冒险的英雄主义精神。
冒险和科学
冒险需要勇气,但仅此还很不够。一个人既要敢于冒险。又要善于冒险。冒险不等于蛮干,冒险不等于否定科学。只有讲究科学,才可以提高冒险的成功率。魏延对第一次北伐路线的建议,正是建立在对当时各种因素比较切合实际的分析上。邓艾的奇袭,也是抓住了蜀国防守上的漏洞。
冒险不等于意气用事。刘备为了报自己兄弟的私仇,一定要出兵伐吴,进行了战略上的一次大冒险,结果惨败。在这里,是感情的潮水摧毁了他理智的思维。它提醒后人,决策者要首先战胜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决不能凭自己一时的感情冲动而贸然行动。为了一时之气“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乃匹夫之勇。真正的大英雄, 应该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在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中,有时可能落后,有时甚至遭受失败。是为了争面子、睹意气而不顾一切去冒险? 还是冷静思考,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超过和战胜对方? 明智的管理者,必然选择后者。须记住莎土比亚的一句话:“人的感情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