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大秦帝国变革之舞的启示

2010-03-29 11:14
来源:中人网博客 作者:民企HRD的职场江湖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古语述说着亘古未变的真理。正因穷,秦国变;正因变,秦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历史大任,《大秦帝国》中,商鞅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要让法

大秦帝国变革之舞的启示

 

改变,有两个可能,比现在更好,或者比现在更坏;不改变,那么最多维持现状,甚至可能被别人改变;商鞅变法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于使积贫积弱的秦国旧貌换新颜,而且为秦朝的强大与崛起及扫灭六国建章立制奠定了基础,更在于一个变革者的精神追求、思想境界、权谋手段与我为天下的理想!!
 
话说公元前的若干年,秦国河西被魏国所败,老国王因伤去世,老2赢渠梁匆促接位,是为秦孝公,此时的秦国积贫积弱,面临被魏国和齐国为首的山东六国强行瓜分的危局,而秦国内部世族贵胄拥权自重,国人私斗成风,臣民被划分为三六九等,贵族只赏不罚,奴隶只罚不赏,国人虽雄心勃勃,“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却无力改变秦国的穷困窘境。有忧患意识的秦孝公面对内忧外患,虽有心变革却苦于自身内部矛盾重重,既得利益集团(氏族大佬)和守旧思想阻碍,虽苦无良策,亦苦于秦人好战却缺少人才的窘境,这一切,却因商鞅的到来而改变;
 
商鞅先是用君主三策得到秦王的好感与认同,然后用进历史进化的思想反驳了等阻碍变法的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的“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之后在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用法家思想贯彻与加强秦国集权统治,立木为信取信于民,太子犯法,与民同罪(商鞅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
 
经过商鞅的持续变法,不几年秦国人才与经济实力大增,军队作战能力大为加强,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商鞅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卫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是为商鞅。
 
商鞅变革,对秦国的强大是成功的,其做法与措施总体是得体的,之所以成功,主要有这么几条经验:
 
1、和一把手志同道合,能获得一把手的全力的无保留的支持:良禽择木而栖,因为看准了秦孝王胸怀大志\欲通过变革变法来谋国图强的脉,加上之前的"三道论"先发制人,因此获得一把手秦孝王的信任和全力的\无条件的支持.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秦王为确保变法顺利实施,不惜大力安抚氏族子弟\得罪权贵和官僚阶级,请动王太后做支撑等就可见一斑;
 
2、舆论宣传到位,获得了朝野多数人的支持:通过和守旧元老的辩论,明确了法不变则国不强的方向,虽然未必达成了共识,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观望者,反对者的势微,而因为立木为信,借法立威,自律甚严(如反对别人送贺礼,封地而不受),得到了部分王族(如孝王的大哥)、中下官僚阶级与广大秦民支持与拥护;
 
3、采取了正确的变法策略,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而获得多数支持者,从而使变法阻力减小,20年持之以恒的变法终于使国家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改善、军事力量加强、真的实现了短期有成效,长期成机制的变革目标:商鞅通过奖励农耕与开荒的富民政策,增设郡县的体制强化中央管理,奖励军功从而改变了王侯将相有种的旧例,主张商贾互通而加强流通与对外往来,通过这些方式调动不同阶层人士参与变革的积极性,满足了大多数人对变革的需求;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