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变革之舞的启示(2)
2010-03-29 11:14
当然,商鞅变革中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如设连坐之法就有点刻薄寡恩,增加的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更是严酷的无以复加与惨绝人寰。
当然,商鞅变革中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如设连坐之法就有点刻薄寡恩,增加的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更是严酷的无以复加与惨绝人寰。军功爵制度则造成秦国贵族多怨。这种只谋事不防身给自己的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赵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就是五马分尸,还被灭族。
看到此,我总是想起,历朝历代变法者没几个好下场的,商鞅之后,变法者如宋之王安石、明之张居正、清之六君子;近有胡赵朱,不是黯然下野就是身后很多争议与骂名;但是,我要特别提到了的是,商鞅变法改变了之前奴隶社会的“人治”治国理念,确立了秦国的“法治”根本,虽有老世族在地下熊熊燃烧的复辟烈火,但从结果来看,商鞅主政的秦国二十年间,国力大增、民风大变、百姓渐趋富足、国家根基渐趋牢固、沦丧国土重被收复,当年被六国轻视的西方小国,成为被周王与诸侯认可的西方霸主!读史至此,我每每感叹,此功成,身虽败,却为秦朝崛起于六国之上,最后一统天下奠定法制基础,加快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进程,此功可谓千年之功,万古之变!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古语述说着亘古未变的真理。正因穷,秦国变;正因变,秦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历史大任,《大秦帝国》中,商鞅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是要让法治融入老秦人的血液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思想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二十几个世纪,而且即使对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与变革亦都有很多借鉴。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