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2)

2010-04-23 11:45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赵亚军
然而事隔不到两年,千里马就与曾对他情有独衷的伯乐分手了。后来辗转于广东的几家企业,但都未能长久。来我这里面试的时候,他的状态不太好,明显
 
然而事隔不到两年,“千里马”就与曾对他情有独衷的“伯乐”分手了。后来辗转于广东的几家企业,但都未能长久。来我这里面试的时候,他的状态不太好,明显缺少了一些就他的经历来说本应该有的自信。被问及营销及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已看不到营销专业本科应有的水准和具备“集团总裁助理”资格的基本素质要求,对于离开“伯乐”公司的原因也是语焉不详。我未再追问,因为我相信这里面的过程并不复杂,而且这样的故事曾在很多“求贤若渴”,但却忽略人材培养、使用过程的企业里不断上演,至今未绝。
 
我绝不否认这个年轻人当初可能具有的才华和潜力,但我也深知“拔苗助长”式的用人方法会带给一个未经历练的年轻人怎样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给他的成长过程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的是:他已经为当初所谓的“辉煌”所累,已不愿意从头做起,不能接受一个较低的职位或低于以往的收入,这一点在谈到他的个人期望时表露无疑,虽然当时他还只是一个毕业不到四年的“初出茅庐”者;另外可以预见的是:以他当时的心态而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可能很难静下心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反思,来重新认识并改造自己。他似乎已经被人为地放大到了“飞龙在天”的境界,甚至已到了“升降两难”的地步,而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多么地不真实。我关心他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出这似是而非的幻觉,也担心这些经历是否会给他的自信心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造成永久性的伤痕。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那次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我当时还有一种预感:以他当时的状态和心态,想在短时间内找一个落脚之地,恐怕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果然,两个月后,在广州东站举办的一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我再次看到他匆匆而过的身影。
 
上述事情本身,对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可怕——经受任何的磨难可能都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以这样的方式去经历,我总觉得有些不应该,但毕竟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我一直在思考的是:这样一个曾经的“潜龙”,后来为什么没有按照当初预期的那样,顺利地成长为“飞龙”乃至“亢龙”?在这个过程里面,他本人和他所工作过的企业,特别是那家当初“志在必得”的企业,究竟应该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呢?为什么一个良好的初衷和开端,没能续写一段“企业慧眼识人,人材不负众望”的职场佳话呢?看看上面《周易》中所揭示的道理,也许我们就不会再有这些疑问了——这注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在企业选人、用人、提拔人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人性的正确引导,违背了人材成长的自然规律,必然会造成企业与个人两方面的损失,事与愿违的结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所说的“潜龙勿用”,并不仅指“不可用”,也兼有不必用、不重用等诸多含义。至于人材在什么时候可用、可重用,这就要因人、因时、因事而议了。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如何选人、用人是值得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永远关心的课题。
 
但愿上述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案例,能引起企业足够的警醒——这种情况的出现,折射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犯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而不单纯是某个个案或是某项技术的操作失误。而这种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也就是对人材(包括优秀的毕业生和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不正确的培养、选拔,轻则会造成人材的非正常流动,重则会导致因用人不当或者用人的时机不当,造成企业难以承受之痛。这样的教训,真的不少。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