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鲁国人善于织屦,其妻善于织缟,他们准备前往越地去做生意。可是有人提醒他,这样行不通,他们会落得穷困而返。这个鲁国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便进一步向那人讨教,对方告诉他,屦,是做鞋子用的;缟,是做帽子用的。而越人的生活习惯是赤足不戴帽,所以,这个鲁国人到越地能做好生意吗?
生意人应该了解市场行情,深知人情世故,因为人情就是商情。如果不懂这些道理,就可能会违背地方民情和季节需求,而造成商品积压,货难易手,从而使资金流通受到影响,再加上仓储费用和损耗等,最终难免生意失败。
写到此处,可能有人会联想起一个众所周知的西方管理寓言:
美国有一家鞋子制造商为了扩大市场,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进行市场调查。那名市场经理一抵达,发现当地的人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他马上回到旅馆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常”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再去进行实地调查。当第二名市场经理来到孤岛,他一见到当地人都赤着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万分兴奋,马上回到旅馆电告老板:“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100万双鞋子过来。”
我们在此并不是要讨论韩非子讲的故事和美国鞋商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这两个故事都从经商的角度上充分说明了解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在商品生产和采购时,商人应该知道具体的消费对象和消费市场,甚至精细到事先就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否则在进行投资生产或经营时,也许会掉进无低深渊而不自知。
华尔街的金元帝国、世界企业巨擘摩根家族是众所周知的财富象征。在摩根家族的众多生意中,抓住和利用信息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皮尔庞特?摩根就启用军事情报这一砝码,大做投机买卖。他招聘了专业的电报通讯工作者,专门收集和传达情报。在19世纪末,皮尔庞特?摩根就具备了如此先进的信息观念,并使用了如此先进的信息手段,不能不让人佩服。
南北战争后期,摩根了解到林肯总统要求英国政府不向南军提供炮舰的消息,而英国政府则提出100万英镑的赔偿费的先决条件,林肯总统无奈,只好接受了这个条件。这是一个只有总统本人和国务卿才知道的决定。摩根抓住这个机会,套买套卖黄金,又大发了一笔横财。正是摩根的这种优良商业禀赋,把他推上了美国华尔街第一要人的高度。经商是一种满足他人需求的事情,客户的需求就是信息,因此,信息是生意人之“宝”,可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生意可做。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