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孝经》智慧管理企业(一)(2)
2010-05-27 09:48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管理释义:这个孝道,一开始是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为国家尽忠。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管理释义:这个孝道,一开始是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为国家尽忠。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管理中的“孝道”也是要从亲人做起,如果对父母不好,怎么能在工作上对同事好,对上司好,对公司好?所以孝顺父母是优秀员工的基础,也是提拔员工的重要参考,不孝顺的不能重用。父母病重时,借口工作繁忙,不回家探望的人,不能重用。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上司不能服从,不能尽到自己的本分,还整天挑上司的毛病,这样的人也不能得到重用。那些最终把对父母的孝和对上司的孝,作为自己安身立命原则的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是提拔重用的对象。所以孝的思想在家里,在工作中,都要作为行动的指南。
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管理释义:孔子引诗经大雅篇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行。”
综合理解:孔子把孝的理解,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出现了后来的“以孝治天下”。孝从侍奉双亲开始,以扬名立身终了,中间的过程,古代和现代有不同。以前的社会没有企业,有君王,所以强调用孝辅佐君王;现代的社会有企业,没有君王,现代人大多在企业中工作,什么是企业中的孝呢?
企业中的孝是你所在岗位对你的要求,企业中的孝,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在做事层面有没有尽到职责,在做人层面有没有对上司尊敬,对下属爱护,对同事发挥团队精神。
尽到自己岗位的职责是每个员工的本分,也是公司为什么要用你的根本原因。一个连自己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在任何企业都没有发展前途。
对上司的来说,员工最重要的是服从精神。你有没有把你的上司看得很重要,对他的指令服从,这是管理的根本,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原则,是上司和下属关系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孔子说的“至德要道”的一部分。和服从相对应的概念是盲从、顺而不从。盲从是领导说了,你也不说自己的观点,等出了问题,就推卸责任说“那是某某领导说的,不关我的事。”服从是领导下指令了,你提出你的观点,“我觉得这样可能更好一点,您认为呢?”领导采纳或者没有采纳你的观点,他新下了一个指令,你按照新指令做事情了,这就叫做服从。顺而不从是指表面上你听从领导的安排,但私下里面说“领导懂个屁呀,还不是我最厉害。”这个三种做法,盲从会失去下属存在的价值,也会让上司的决策出现偏差。顺而不从会严重降低企业的执行力,败坏企业风气,让企业产生“内伤”。只有服从是管理的原则,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所以孔子把它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成为了“至德要道”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上司,对下属也不能太刻薄,而要激发他们工作的激情,做到以人为本,下属才可能为你做事。你才可能在公司发展,否则没有下属的配合,再能干的经理也不可能成功。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团队精神和同僚配合,提高整体运做的效率,做个有全局眼光的人。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尽职、服从上司、爱护下属、团结同僚,还不是个优秀的企业人吗?一定会成功!在下面的篇幅中,孔子分别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个岗位的孝所遵守的原则,对应企业中,就是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员工的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延伸出来的岗位职责。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