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毛泽东智慧:运动战原则

2010-07-06 11:07
来源:中人网 作者:清雅
运动战,还是阵地战?我们的答复是:运动战。在没有广大兵力,没有弹药补充,每一个根据地打来打去仅只有一支红军的条件下,阵地战对于我们是基本上无用的。

 
运动战,还是阵地战?我们的答复是:运动战。在没有广大兵力,没有弹药补充,每一个根据地打来打去仅只有一支红军的条件下,阵地战对于我们是基本上无用的。阵地战,对于我们,不但防御时基本地不能用它,就是进攻时也同样不能用。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运动战的通俗的解释。天下也没有只承认打不承认走的军事家,不过不如我们走得这么厉害罢了。对于我们,走路的时间通常多于作战的时间,平均每月打得一个大仗就算是好的。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然而在我们面前有几种不好打的情形:第一是当面的敌人多了不好打;第二是当面敌人虽不多,但它和邻近敌人十分密接,也有时不好打;第三,一般地说来,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巩固阵地之敌都不好打;第四是打而不能解决战斗时,不好再继续打。以上这些时候,我们都是准备走的。这样的走是许可的,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承认必须的走,是在首先承认必须的打的条件之下。红军的运动战的基本特点,就在这里。
 
《孙膑兵法》记载:“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所急也…。骨也。”这与思想与孙子兵法中的:攻敌所必救,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的思想一脉相承。可以说必攻不守就是运动战最的核心基础思想的来源,当然,这仅仅是从思想发展的传承上来说的。
 
从农村包围城市、根据地、游击战、战略退却到集中兵力,至此红色战略思想方才表述完基础层面的框架,最终到了运动战原则,所有的部分将得以水乳交融般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融合。也可以说,运动战略原则包含了以上诸部分所有的思想,是以上原则的集中灵活运用的最佳体现。
 
从上面的许多部分,我们都是以引证毛泽东著作原文段落、再考证其思想的古老传承,来具体说明每一部分原则逻辑、与古代传统军事思想的关系,来集中论述原则的丰富内涵。但,毛泽东思想绝不是传统思想的简单继承,它出于传统,却又超越传统,成为人类战略思想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如果说攻敌所必救,那么作为运动的具体形势——走,则是运动的最完美体现。1964年,毛泽东在和罗瑞卿一起回忆作战体会时曾说:打仗没什么,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三十六计上也有“走为上计”的表述,它是力量悬殊的竞争中,弱势一方的唯一正确选择。
 
运动原则一般的通过走,即运动来调动敌人,消耗敌人实力,并在走中创造、寻找有利歼灭敌人的机会。这种运动,包含了战略退却,避实击虚的走的方向性选择,也包含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原则,在敌我力量发生局部变化,有利于我时,则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为什么提倡运动战原则,而不提倡阵地战原则,那是因为弱军攻击强军的守备完好的阵地,是自寻死路式的自杀行为。即使集中优势力量,也将势成消耗战,一旦强势竞争对手调集力量,则局面危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