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类型的人与管理智慧(2)
2011-06-30 09:50
还要说说猴型 猴子在动物中是最聪明的,现代企业也最需要这样的人。他们的工作多为推销员、销售经理之类。但是,猴子也是最难管理的。 怎样管理猴
还要说说“猴”型 猴子在动物中是最聪明的,现代企业也最需要这样的人。他们的工作多为推销员、销售经理之类。但是,猴子也是最难管理的。
怎样管理猴子,还是写《西游记》的吴承恩最有研究。你看,他先让南海观音给“泼猴”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和事业平台,让他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的妖魔鬼怪足够他发挥才能,足够他满足自尊心、虚荣心的需要,也就是让他有足够的成就感,有充分的施展才能的自由度。再为他展示一个鼓舞人心的发展前景,完成取经大业就能成仙成佛,让他有足够的精神动力。然后再给他套上一个紧箍咒(紧箍咒可是藏在一顶花帽子里的)。更妙的是将紧箍咒的咒语交给唐僧,南海观音就省得时时监督检查,只在发生争执时再出面调解,你看这管理方法多有效率,既不让人时时感到被管着,还降低了管理成本。至于紧箍咒怎么设计,怎么给“泼猴”们带上,端看你的悟性(其实我也没有现成的办法可写,只好用这种不痛不痒的话来擦滑梯,这也够“猴”的了)。不过要管理好“泼猴”们,最重的是要有如来佛的大手,不管猴子一蹦十万八千里,还是没跳出他的手心。 最后说“羊”型 “羊”型是绝大多数管理者理解的最少的一个类型,他们误认为羊的特性就是温和、顺从,其实这是对羊的本性不了解的一种表现。
《史记》中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犟不可使者,……”的句子,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司马迁要说“狠如羊”,不理解是因为不知道羊的来历,不理解是因为头脑中有“羊都是弱者”这一印象。
在古希腊最高的山峰上,生长着一群群的野山羊,它们浪迹于山野之间,不受任何人控制,特别是主宰羊群的公头羊,常常独自一个伫立在悬崖之颠,长而尖的角直插云天,长须在凛冽的寒风中飘飞。面对来犯之敌,它面含愠色,沉默不语,尖利的犄角向后弯曲,显出一副不可妥协的架势,它的这种形象,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常常以凶神的面目出现。山羊来到人间社会后,在适应了世间风俗的同时,实际上还保持着从野生世界带来的天然习性。
“羊”型的人走的是一条在他人看来是险恶、荒凉、陡峭的道路。这条险途蜿蜒崎岖、险谷纵横,但能一直通向巅峰――这是“羊”型人的根本生活目的。他们有一种追求名利的愿望,就是这一愿望使的它们不断向上爬,没有谁,也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向上攀登的决心和毅力。他们有时可能估计错误,受到挫折,但他们会爬起来,站好,然后继续向上攀登。他们绝不会承认失败,中途放弃。由于它们能够承受挫折,由于他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到中年才显示出全部才华。
这种类型的人从来都一丝不苟,有目的,守规矩。他们希望被认为是默默无闻的实干家,视个人名誉神圣不可侵犯,他们是传统主义者,又是永远的创新者。心中有了一个目标以后,他们会不遗余力的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他们会把可能的机会挑选出来,挑选那些最佳方案,然后选择最佳搭档,沿着道路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