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庄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二)(2)

2009-05-27 15: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于丹
我们不要老觉得那种为国尽忠效忠与君王或者是效忠与一个主子那样的一种忠臣死世。这些人是英雄吗?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一

我们不要老觉得那种为国尽忠效忠与君王或者是效忠与一个主子那样的一种忠臣死世。这些人是英雄吗?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一种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给我们每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这是什么,这就是生命的觉悟。觉悟这个词是一个佛家用语。大家可以看一看觉悟这两个字的写法很有意思。觉是下面有一个见字。悟是什么?竖心一个五。也就是说,悟其实是我们的心。觉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看见我的心。这种觉悟我们问问自己,终其一生有几个人看见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真个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这个世界太难了解就是看见我的心,这才是觉悟。而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被描述为两个阶段。觉是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一句话。所谓醍醐灌顶,突然之间眼界通透,这叫有所觉。但是你长长的一生的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做反观内心,去考虑突然之间又明白一点什么。这个长长的感受和如何参化的过程叫做悟。也就是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点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感受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曾经说,我写武侠小说,写的是侠而不是武。也就是说他从来不崇尚技巧。他从来不崇尚单纯的武艺。他所崇尚的是侠客情怀。也就是说侠是什么人?他们是以一种道义来临天下去平世上不平之事的人。所以金庸先生所写的真正的大侠,从来不信任技巧,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人生历程描写。说一个少侠初出道之时他会用一口天下无双青锋宝剑,锋利无比,凌厉得可以所向披靡。这是一个少侠的形象。随着他的修炼内功,随着他的境界转深及至中年,他会用一把不开刃的钝剑。尽管还是金属的,但是他已经不需要锋刃了。那么再接着及至壮年他已经走出了一个门派的局限,他可以成为江湖上推崇的英雄,或者他可以成为一个掌门人了。这时候你去看,他便得更为散淡了。他手中可能只有一个木棍了。他已经不用借助金属器皿。那么及至老年,也就是说最高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独孤求败。此生的孤独但求一败,但江湖已经没有对手了。这样的人,你看他的武功连木棍都没有。他这一身十八般武艺完全化为一种精湛的内功。他可能双指一出会啸成剑气;他可能双拳一摆,这就是双棰;他可能手劈下去,这就是刀法。所以他的敌人永远无别他从什么地方出招以及他使用什么兵器。大家知道十八般武艺,有武谱就有破谱。也就是说,只要你可以把这个武艺的精到讲明白,那一套破阵之法已经在那儿等着你了。惟独有这种内功带在身上,什么人都看不出来的人是没法儿破的。其实金庸先生也罢,中国所有的古典小说家所描绘的这种武侠的至极境界在与什么呢?其实在于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我记得丰子恺先生曾经这样讲过。他说,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真、主善、主美。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他在现实中有规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如此而已。第二重生活是他的审美生活,这种审美是三二好友一帮亲朋大家在一起听听音乐,看看展览啊,大家读读诗词啊,完成这样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大家觉得已经很高级了。但是丰子恺先生说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他说,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