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庄子的人生智慧:如何辩正是非(3)

2009-12-14 11:56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周桂钿
是非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志趣不同,观念不同,各有自己的选择,从圣人来看,“未有可是非者也”。正如《汜论篇》所说:“是非有处。得其处则无非,

是非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志趣不同,观念不同,各有自己的选择,从圣人来看,“未有可是非者也”。正如《汜论篇》所说:“是非有处。得其处则无非,失其处则无是。”处,是时间、地点、条件的总和,是指特定的环境。特定环境下有具体的是非。适合这个特定的“处”,就是“是”,不适合的就是“非”。这一“处”的是非,不是另一“处”的是非。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是五种经常实行的道德,即五常。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常”也会发生变化。儒家讲礼让,孔融让梨传为美谈。但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让的。古代有一人叫苍吾绕,娶到的妻子很美丽,睡了一夜,感觉很好,第二天就要将妻子让给哥哥。礼让是好品德,却有许多东西不能让。对于老师也“当仁不让”。在《淮南鸿烈》作者看来,尾生凝信和苍吾绕让妻,都是反面的例子。《淮南鸿烈》认为没有固定的是非、普遍的是非,是非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则有一定的是非,摆脱局限的环境来考察,这些都是“无所定”的。“至是之是无非,至非之非无是,此真是非也。”(《齐俗篇》)只有圣人才知道这种绝对是、绝对非的“真是非”。什么是“真是非”?《淮南鸿烈》没有说明,大概只是虚悬一格,让后人去猜想吧!

编辑注评

作为普通人又何必一定要死守所谓的“真是非”呢?《淮南鸿烈》认为是非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我们想想,一个人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对公司忠诚、对客户诚信,但是如果这个公司本身是违法的,这个客户本身就设了一个大圈套等着你钻,那么,你还能忠心耿耿地帮着公司做违法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往客户的圈套里钻吗?固守一个是非观念,拘泥于其本身的表面意思,而不懂得变通、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那不是一个蠢蛋吗?

(责任编辑:蝶澈)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