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存之道:直木先伐,甘井先竭(2)
2011-05-24 09:47
什么叫材与不材之间?你要先判断什么情况会有危险?我总是每一次都可以避开危险。譬如说这一次要做一个人材,才可以避开危险,像那只会叫的鹅,我
什么叫材与不材之间?你要先判断什么情况会有危险?我总是每一次都可以避开危险。譬如说这一次要做一个人材,才可以避开危险,像那只会叫的鹅,我就表现我人材的一面。下一次要做一个不材,就是我是毫无用处的,你们不要来烦我了,才能够保全的话呢,我就学那棵大树。是一个不材之木,我就可以得到保全。
换句话说这里面的前题,是你要充分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利害的状况。譬如说人情的冷暖,人间的险恶啦,各种情况都要了解,了解之之后你才能够在各种处境都能够全身而退。
我们有时候讲说随遇而安,很容易啊。事实上不容易做到,在庄子里面用各种方式来描述,有一句话用的很好。叫做每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虚己以游世”就没有问题。我把自己空虚掉,不要执着,千万不要说我一定要怎么样,我们现在说你不要说我一定要怎么样。
西方早有另一句话说,绝对不要说绝对不。因为当你说我下一次绝对不理你了,那代表什么?下次还会再理你。为什么?因为当我说绝不的时候呢,一定代表你跟我有非常深刻的关系,我说我绝不理你,我对于一般人根本就不用说这样的话,自然就不理了。我说我绝不理你,代表我下一次非理你不可。
这说明西方说绝对不要说绝对不,那我们这边就要说什么呢?就要说你一定要怎么样?你尽量不要说,我非怎么样不可,等你出了事之后,你再想说早知道不要这样做,那不是太晚了吗?
所以在庄子里面呢,他有很多策略,他都是建立在了解人情事故上面,根据我的学习的认知。庄子对人性的了解,可以说是超过大多数人,了解人心的变化。要往上努力,要排斥卑下。在上下之间呢,那种紧张的状态,他描写的非常生动。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说庄周自己的处境是材与不材之间。
外面有什么样的情况?我尽量跟他一起变化。我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针对的目标,也不要成为别人达到他目的的一个阻碍。所以有时候你听了庄子会觉得,这种人好像太消极了,要不然就是有一点滑头。在任何地方都是虚与委蛇,没错虚与委蛇四个字就来自于庄子。
那在庄子里面呢,他讲得是好的意思,不是虚伪,而是说我顺着这个情况去发展。我们也都知道形势比人强。很多时候你要做一件事,还是要看时机,看条件是否成熟?否则你再怎么努力,也不见得会有成果,何况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