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我们借钱给别人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他将用这些钱去干些什么。假如他是去怡红院,那么你对他最慈悲的方式就是告诉他你没有钱。不过假如他是为人民服务,就可以考虑借给他。不过通常别人在找你借钱的时候很少会坦诚到告诉你自己是为了去怡红院,所以你并不容易搞清楚他的真实意图。这就象一个人准备去砍掉别人的脑袋之前需要一把刀,但是他去买刀的时候很可能告诉你他需要一把刀切菜而不是切掉别人的脑袋。
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智慧,缺乏智慧的结果是你常常把刀借给别人去砍人,当然从佛教的因果来说,一个人被砍和一个人砍人,这足以证明他们俩过去生肯定也不是睦邻友好关系。你在其中只充当了提供菜刀的配角,假如你对此完全无知的话,那么也许你没有任何责任。否则菜刀也应该负法律责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提供菜刀的时候并非无知,我们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所充当的只不过是菜刀的角色,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说自己无辜。
我们经常为了表现自己的慈悲而放纵别人的欲望,我们为行善而行善,为慈悲而慈悲。假如没有行善的机会的话,我们甚至会自己制造行善的机会,以便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悲心。这样的结果就是制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很多人为了满足我们的行善需求,把自己打扮成丐帮弟子,然后我们就和他们展开交易,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了满足欲望的更多筹码,而我们则得到了心理满足。
真正的慈悲是智慧的抉择哪些人是需要帮助的,哪些人是不需要帮助的。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帮助,因为每个人都有烦恼,而且多数人对于烦恼的欺压表现的束手无策。你有必要告诉他们如何降服烦恼(前提是你自己不能是烦恼方面的弱势群体)。不过帮助的方法各有不同,帮助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相同。有些帮助只是给予暂时安乐,有些则是给予究竟的安乐,不过最好的方法是你在给予暂时安乐的同时给他种下究竟安乐的种子。有些人你帮助他们的最好方法是给他们一块面包,而另一些人更需要其它东西,你不能给所有的人同样的面包,因为对于那些吃的很饱的人来说,给予面包是多余的。他们很可能拿着面包去换钱,然后去怡红院。所以你必需搞清楚每个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责任编辑:空谷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