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程颢——目标远大,量力而行

2009-04-22 17:3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能够成功达成目标的唯一选择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没有任何借口。这样,你就能到达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宋代哲学家,宇伯淳,幼习诵儒经,20余岁中进士,曾任上元主簿、晋城县令等职。他在地方官任上,积极推行儒家的政治路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后入朝为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排挤,退居讲学而终。

目标远大,量力而行

程颢说: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程颢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这句话,不仅是理论推演,也是经验之谈。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行之有效。

程颢少年时即志向远大,曾自言其志云:“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意思是要成为一代宗师,承担起传播儒家道统的大任。他这个目标可谓“远且大”,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到20岁时,就以博学而闻名。

程颢为官后,积极推行儒家政治路线。他任上元县主簿时,此处赋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富民占有好田,赋税却很轻;穷民拥有的远郊田,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决心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他帮助县令筹画良策,平均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损害,引起他们的不满,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程颢既不让步,也不强进,积极进行宣传解说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新的赋税政策终于得以推行,无人敢公开反对了。

县令去职后,程颢代其职务,当上了上元县令。他接任时,民情十分复杂,诉讼每月不下二百起。程颢“处官有方”,不到一个月,诉讼案件大大减少。他还发动民工,进行水利设施改造,使粮食获得丰收,为地方办了一件大好事。

程颢还积极向县民宣示儒家礼教,“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他还按照儒家政治理想管理政事,“度乡村远近为伍保”,让乡民们互助协作,你我相帮,患难相扶。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责成其亲戚、乡亲予以照顾,使他们不至于生活无着。他还在各乡兴办学校,有空时亲自去视察,召集父老乡亲座谈,以了解民情。他有时还亲自为学生讲解课文。对不善教育的老师,他就予以更换。

后来,他调任晋城县令,任职期间,也实行了不少惠民措施,“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他离任那天,人们对他依依不舍,群情激动,以致“哭声振野”。这说明程颢在年轻时期,就是一个忠实地实践儒家学说的人,并且始终不忘传播儒家道统的目标。他最后成为一代宗师,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啊!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