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儒家智慧与现代生活(三)

2009-06-27 17:5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本身不能成立。孔子、孟子没有说过这种话。后代有些腐儒没有念通,就将这话拿来做圣旨,希望天下人都能孝顺父母。

问:“善”在儒家思想中是何种状态?

答:“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适当关系的表现。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没有善的问题。善是一个广泛的词,它具体落在人类的生命中,则是特定的。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好父亲、好姐妹,却不能看到好人,因为好人是把所有关系全部满全的人,不但非常困难,而且各种关系彼此常会互相冲突,所以如何选择“善”,也有它的困难点。

问:现代化和儒家有没有关系?

答:现代化是指由经济发展带动生活水准的过程,最主要的代表是在“西欧”和“北美”,这是第一次现代化。

一九七〇年以后,东亚几个国家,从日本开始现代化了,经济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西方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发现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这五个地方的交集合是儒家。日本、韩国也和我们一样,接受过儒家的洗礼。我在美国碰到几个日本同学,都可以背好几段《论语》,他们在中学时都必修《论语》。韩国有些学者甚至想证明孔子是韩国人,因为他们太崇拜孔子了。

这些地区都受到儒家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结果是:一,重视家庭;二,重视储蓄。储蓄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以清朝末年为例,沿海地区很多年轻人,自愿被卖到国外做苦工,赚钱寄回家,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家庭。此外,多少父母省吃俭用,给子女最好的教育,也是存着希望靠子女来光宗耀祖的这种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影响了生活的习性,但却使东亚的这些国家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现代化有两个条件,一是必要条件,二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到达一定水准。充分条件则是人们心中的信念。必要条件有历史上的限制,若不经过工业革命,这个必要条件就不出现。不出现,光有儒家是没有用的。等到必要条件出现后,儒家才能发挥充分条件的作用。也许我们会问:日本受儒家影响,所以现代化做得不错,而台湾地区也有儒家啊!但不要忘了,台湾的儒家受到扭曲,成为像教条一样的宣传工具。我在台大教书,最感慨的是,学生之中很少人喜欢儒家,因为他们觉得儒家教人听话,是权威、教条。其实儒家本身符合人性,也无所谓教条,而“礼教吃人”根本是政治上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台湾这些年来的教育相当失败,失败在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诠释。自己本身没有立场,因此日本及西方文化的侵袭如入无人之境。台湾没有文化上的主体性,无法站起来说:我们自己的文化对人性有什么看法、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对人生的目标有什么看法、对社会有什么理想?然后,只能跟着日本、美国走。

问:您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有什么看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