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宗教和哲学是不同的两个系统,哲学依赖理性,理性只能根据经验去分析,找出经验背后的依据,使大家可以了解,再去实践。宗教是要靠信仰,你若信,就进入一个特别的境界;你若不信,就和那个境界毫无关系。佛教主张不要杀生,也举很多理由当凭证,我并不能完全接受。举例来说,如果我开一家养鸡场,现在开始信佛教,那么许多鸡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连呼吸空气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必须停业,不让它们繁殖。如果一定要反对杀生,那么很多动物连存在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些动物愿意存在一段时间后被吃掉呢?还是愿意连存在的机会都没有,以免被吃掉?世界上用人工技术去饲养一些动物,是我们使它生存,也使它结束,而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完全不同。若说反对杀生是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是包括各个层次的生命,而不应该对其他生命抱歧视的态度。最后可能会问,哪一种动物比较可贵?可贵的标准在哪里?可贵的标准在于哪种生物可以创造及实践价值。应该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人。
问:动物是否具有了解自己末日的本能?
答:齐宣王要杀一头牛去祭祀,牛被牵过去时一直在叫,因为牛感觉出那个杀牛的人的味道。动物的本能是对于死亡之前临场的压力可以感觉出来。
问:孟子说,人性向善如水往下流,我不太同意,个人是生命的本体,为了求生存就会有很多欲望来保护自己,只有先获得满足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请问老师的看法?
答: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但是人有各种潜能,看你如何去界定他的本质。外在的生存环境很困难,要靠争斗时,会出现各种恶的行为,这并不是必然的状况。有些人会牺牲自己的生命,不去跟别人争夺;也有这种可能;也有很多人被蒙蔽,以致于向善的本能无法发展出来。一个人有这种可能,代表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可能,只是没有机会发展出来而已。我并不否认有些人会因环境困难而对别人做出恶的行为,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人是向恶的,或是完全受环境的影响。
问:人类能否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
答:理论上可以,而实际上不行。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教育才能慢慢长大,如果人可以活到两百岁,那么可能性就很大。但人往往活到七八十岁,到想通的时候就快过世了。然后年轻的人又要重新教起,等他慢慢受了挫折,又到想通的时候,却又要离开了,所以寿命是一个限制。如果人可以活两百岁,一百岁以后的人都会比较和谐。欲望没了,就会过得很愉快。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