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儒家与人际关系的改善(三)(4)

2009-07-09 10: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韩国人受儒家思想很深,这是事实,但是儒家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思考,儒家怎么给我们一些适当的人生的教训呢?很多人听到儒家都有负

韩国人受儒家思想很深,这是事实,但是儒家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思考,儒家怎么给我们一些适当的人生的教训呢?很多人听到儒家都有负面的印象,我在这里强调,你所得的印象是秦朝、汉朝之后,在历史的演变的路线之下,被政治利用的儒家,用四个字来说叫做“扬儒因法”,装饰自己的统治,表面是儒家,里面是法家。这不是真正的孔子孟子思想。今天是一个到了海峡两岸希望把儒家思想好好恢复的时候,大陆也成立了很多孔子学院,继续做吧,我把这些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确实是有很多的期许。这是第一个,对自己要“约”。

第二,怎么跟别人相处呢?对别人要“恕”。这个绝不是宽恕,别人也没有得罪你,这个恕代表“如心为恕”,只要我跟别人来往就要将心比心,要替别人设想。很多人都知道我常常在演讲,我演讲有一个特色,我从来不迟到,我到任何地方一定不迟到。因为你一迟到的话,听的人就会担心,这个人是不是出车祸了,这个人出了什么事。如果我是听众,我一定不喜欢讲话的人迟到,这是简单的道理,替别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这八个字千万不要小看它,这八个字对全人类肯定将产生重大影响。比如1982年有一群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巴黎开会,各位都知道诺贝尔奖得主还得了,都是人类里面精英之精英,他们很关怀人类的前途,讨论21世纪快到了,21世纪需要怎样的思想才可能和平共存?这个题目出来之后,立刻有人举手说:“需要基督宗教思想。”因为全世界的文明主要是操纵在基督徒手上。这个话一出来立刻有人反对,当然是他们的宿敌伊斯兰教,立刻反对说不对,应该是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三个字代表顺从、安拉、和平。最后有人提佛教,佛教提出来这两个人一起反对,佛教是讲轮回的,你怎么让世界和平呢?轮到最后会自然和平吗?最后有人提孔子,没有人反对,因为两个理由,第一个没有人知道孔子说什么。第二个虽然大家不知道孔子说什么,但是他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全世界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有一个亚洲,亚洲有一个中国,中国有一个孔子,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英文)。我在外国教儒家的时候,每天6点起来背论语,背英文的论语,“子曰”怎么翻?(英文)孔子的思想在人类的历史上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能掌握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平等平台上,其他的宗教都有预设的条件,认为我的教是唯一的,儒家思想不必设任何的条件,但是肯定每个人都要互相尊重,你只要跟别人互相尊重,走遍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儒家的理想。

第三个,对物质要“俭”。我们都知道今天这个社会使自然界造成生态的耗竭,到2025年还剩下19年,地球上的资源不够用了。我们现在到超市都买矿泉水喝,2025年买空气,代表自然界生态的破坏,怎么办呢?“俭”,一个字就够了。我给各位两句话,你当然做不到,但是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第一句话,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打开皮包一看,有一半都是没用的,都是大拍卖买的,买了也不知道干什么。这点我倒是尽量在做,我到一些地方有些人送我一些东西,我不需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自己是不会买不需要的东西。第二句话更难做到,叫做东西用到坏为止。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写这么多文章呢?其实我写文章是被迫的。什么是被迫,我在大学教书大家都知道,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这个教室会换不同老师学生上课,我在台大上课,一般300人的教室,每次下课的时候学生一哄而散,我最后走,一看,好多笔留在桌上,我只好把这些笔拿回家写文章了。因为不忍心这个笔被浪费。我们的祖先有很好的习惯,叫做“敬惜字纸”,要尊敬的去珍惜写字的纸。这是一个科技文明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可以看到影印的东西,你手上的讲义如果背面是白色为什么不能用?我只要看到一张纸后面是白的,就舍不得丢掉。因为丢掉的话对不起这张纸,这个纸没有被用完,因为它作为一张纸,是从一棵树木所得到的,你如果浪费一张纸就是对地球资源的浪费。对物质要俭,你有这种心态的话,你自然珍惜所有的生命。

最后一个特别重要,对神明要“敬”。一个人如果对鬼神完全不相信,也不害怕,那请问他怕什么?他什么都不怕了,这个叫做虚无主义。这个问题很严重。我在台大教书,这里是北师大,我不知道这个情况是不是类似,我有时候心里压力很大,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因为有时候学生考试作弊,他们认为作弊不算错,被抓到才算错。所以作弊问他你错了吗?我知道错了。哪里错?被抓到错,所以以后要改善技术,代表我技术不够纯熟。这是没有价值观。一个人应该知道怎么对神明保持敬畏的心,神明包括我们的祖先在内,这样很容易了解。我们的祖先死了,走了变成鬼神。我们内心里面一定要记得对神明保持敬畏,一个人才能自我收敛。

(责任编辑:知止)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