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儒家人际关系学:漫谈“仁义礼智信”(2)

2009-07-21 16:49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敬他人即为有礼。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

“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敬他人即为有礼。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便是此意。其实也就是传承至今的公共关系礼仪。

“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还有说智即“知”高于天(日)。古时智写成知,也就是说,知者为智。知有知行,知己,知人,进而知地知天,天为大道,自然之力,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是知之大成。所以,将知置于天(日)上,是与小知(慧)相区别。以示真正的大智者,应懂得天理运行之道,要有观天下而自处的平淡,要有行宇宙而不枉的风范。所以,知高于天,是一个境界,智的境界。其实这也就是提倡君子应博学的意思。 

“信”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信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我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替别人做事和出谋划策是不忠诚,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用,做到诚实守信用,才能对别人有个交待。

对于“仁义礼智信”孔子有个概括: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对人宽厚爱心,是仁;为人正派,爱憎分明,是义;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是礼;处事果断周密,是智;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是信。按照这”五常“去做,就可以成为正人君子;反之,则可能成为遭人唾骂的坏人。由此看来,“五常”虽是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但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诚意)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