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日常法师:《论语》智慧(四) (2)

2009-07-24 10:49
来源:一元一 作者:日常法师
但是学这个东西不简单哦,我们平常大家吃喝玩乐,朋友很多,真正要想去学这种东西的话,不这么简单。这种朋友不是普普通通可以得到的。“有朋自远

但是学这个东西不简单哦,我们平常大家吃喝玩乐,朋友很多,真正要想去学这种东西的话,不这么简单。这种朋友不是普普通通可以得到的。“有朋自远方来”,这有几个不同的内涵。表面来看,这个好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难得看见,那蛮开心的。这也包含在这里头。可是现在,在这地方的朋友是什么啊?物以类聚,像孔老夫子,象儒家这样的人,他会不会有吃喝玩乐的这些朋友啊?不会,完全是讲身心性命之学,那要深入又深入,不是普通人能够碰得见的。还有呢,有这种人,从远道慕名而来。比如孔老夫子,孔子真了不起啊,孔子的门下弟子有三千人之多,那时候春秋时代,人很少的,不像现在这样,号称,不是号称,实际上有十几亿,那春秋时候最多有几百万。比如现在台湾来说,有两三千万,那换句话说,只有一个县那么小,一个人居然有三千个弟子,这个好不简单!尤其古代,现在交通很方便,古代根本没有的,多少人仰望他,而且这些人仰望他都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名利,而是真正为了这个道而来。然后平常除了这个以外,有各式各样的,大家为切磋而琢磨,所以这样,这个是又进一层的。还有一个朋友呢?我们在这条道路上面,学这个道要经过长远的摸索,学、习,才能体会到。经过深远的摸索以后,大家有深远的体验,有共同的认识,那个时候才够真正的朋友。所以这个是抽象的,这个朋友中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你们看那《孔子传》,孔子去拜见老子,啊,他们看见了以后大家好高兴,老子也是觉得他终于遇见一个跟他能够相应的人,他们彼此之间都是这种方式的。这个真正重要的地方并不是距离远,而是说内涵的深入,所以说这两方面都包括。“不亦乐乎”,能够这样,不是很乐吗?换句话说,学而时习之,是对自己而言;有朋自远方来,扩大了层面,人与人之间。我们也可以说,学而时习之,这是为了自己的自利;有朋自远方来,是利他,还能兼顾别人。不管从自己学习的特征来说,以及跟别人互相切磋琢磨,共同增上来说,他共同的特点:人不知而不愠——不要人家来知道。今天,我们相应了,有朋友了固然好,不相应,没关系。“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老夫子也是如此——所有真正学习孔孟心法的人,乃至于学佛的人,他有个共同的特点,学对了,一定的现象,所以“人不知而不愠”,这个才是君子。在我们儒家的思想当中,君子是目标的第一步,然后呢,圣贤是最究竟的状态。这个才是君子。

现在总共有三段话,我们再仔细地回过头来看一看,他那个中心,整个的儒家的中心思想,学、习两个字。他并没有很明确的标明,那正是孔老夫子高明的地方。讲了半天,说出来我们也不懂,但是告诉你怎么去做,你自然层层深入的话,里面无穷无尽的真正的内涵就真正展现开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