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青少年如果需要座右铭,并且规定只能用一个字来说的话,那么孔子的建议大概就是“约”了。他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世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
因为无法约束自己,我们搬弄各种八卦,增添许多是非。我们一上网游戏,一上场打球,就忘了时间,使父母操心不已。万一迷上了明星歌星,更是“废寝忘食”,连课业都丟在一边,使老师伤透脑筋。
也许有人宣称“人不轻狂枉少年”,但是轻狂如果没有限制,结局很可能无法收拾。毕竟青春是短暂而宝贵的,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如果没有限制,就会白白错过了充实自我的良机。那么,怎样才算做到约呢?比较简单的,是依循明确而具体的规范。譬如孔子对颜渊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要视、听、言、动都能遵守法律与礼仪的规定,就是约。比较困难的,是在内心里面主动约束自己。收敛心思、控制欲望、把握时间,然后把全副精力投注于自己选定的目标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长期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成为生命的主人,可以自由挥洒才华。少了约,就像树木未经修剪,也许枝叶繁盛,但是不可能长得高而壮。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