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也就是说,具有了刚强、坚毅、质朴、说话谨慎这四种品质,只是近于仁,还没有达到仁。要想做到仁,还需具有恭、宽、信、敏、惠这五种道德。
恭:恭敬。即恭敬地对他人,就不会遭受侮辱。
宽:宽厚。即待人宽厚,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信:诚实。即为人诚实,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
敏:勤敏。即勤勉地工作学习,就能有所建树。
惠:慈惠。为人慈惠,别人就乐于为你做事。
孔子认为做到了这五点就是仁了,至今,这五点标准依然可以成为我们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仁人”的标准。让我们用今天的观点看看这五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是恭。为人要有仪表风度,也就是俗话说的人要有“人样”。一个人,穿衣服不一定要求穿什么名牌,但要整洁;与人打交道、办事情,要严肃认真;对人要有礼貌,不苟且,不嬉狎;在一些场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要有分寸。这样,待别人以一种恭敬的态度,别人自然也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待你,因此也就不会招来别人对你的戏谑。相反,如果一个人天天衣冠不整,散漫至极,说话不注意场合,随便动手动脚,任意取笑戏弄人,常常会自取其辱。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虽然在礼节方面没有以前那些条条框框,但“恭”仍是人必需的品德。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尊老爱幼,注意个人卫生,穿衣要整洁,等等。其实在那时候我们就初步接触了“恭”。现在,我们会朋友、谈生意、出门办事,都要“打扮”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樊迟问孔子怎样行仁,孔子说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就是说,在家里能恭敬规矩,办事情能严肃认真,和人交往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之邦,这三点也不可放弃。可见“恭”的重要性,它在何时何地都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我们在求职面试的时候,“恭”尤为重要。因为面试最主要的就是第一印象,在与你接触的几分钟里,可能看不出来你是否真正胜任这份工作,但是完全可以察觉到你是不是一个具有恭敬态度的人。做事先做人,做人始于恭。如果一个人连这种基本的态度都没有,就算他现在能做好这份工作又如何呢?他在为人上就很失败,又能成得了什么大事呢?“恭”所体现的是我们生活上的一些细节问题,然而我们并不能忽视这些细节问题。这些细节没做好,可能会成为我们人生或事业的绊脚石。
第二是宽。简单说就是有同情心,能体谅人。孔子认为,为人宽容,能得到众人的爱戴;为政宽容,能使有才干的人各尽其力。如果没有宽宏的气度,不论是为人还是为政,都会受到影响。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推己及人;从小的方面说,不苛责于人,能理解别人合乎情理的缺点,不记小过,胸襟宽阔。
《易经》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要我们为人要有宽大容物的气度。高山是汇集沙石泥土而成的,海洋是容纳江水河流而成的。同样,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业,也需要集众人之力、众人之智才行。单枪匹马,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人,如果有宽大的气度,众人就愿意与之交往。这样,才能做到广结良朋。《汉书·班固传》中记载,班固为人宽容,不以才高压人,深得大家喜爱。一个领导要能做到这点,又何患其手下不能为之所用呢?《吕氏春秋·爱士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秦穆公不知怎么回事丢了一匹拉车的马。当他找到马时,马已经被人煮了,正在吃呢。秦穆公并没有大怒,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吃骏马肉而没有酒喝是不好的。”于是给每个吃马肉的人一大碗酒。一年之后,秦、晋大战于韩原,秦穆公被刺枪射中,战马也被晋军抓住,眼看就要成为俘虏了。这时那些曾经吃了马肉的人都冲了出来,竭尽全力与晋军作殊死搏斗,终于大败晋军并俘获了晋惠公。为什么秦穆公能在这样的生死关头转危为安呢?全凭的是他宽大容人的德行。
“宽”在一些人看来好像是损失了自己的利益或尊严来换回一些所谓的和谐,其实不然。李嘉诚创业初期,在他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那人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容的年轻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李嘉诚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向李嘉诚。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出悟吃亏是福的道理。如果李嘉诚没有那种宽容的气度,也许能赢得当前的利益,却输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那么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
第三是信。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承诺,说到做到,肯负起责任。孔子认为,“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人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被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古人认为“谨而信”、“敬事而信”是为人处事中最基本的。孟子把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信”就是其中之一。为人熟知的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在变法初期为自己树立了诚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