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饮食无求饱:孔子的十二条养生之道(4)

2010-02-27 10:48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纪连海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一日三餐,都应该按时按点,只要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就绝对不应该吃饭。此外,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时令节气。已经过了季节的蔬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一日三餐,都应该按时按点,只要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就绝对不应该吃饭。此外,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时令节气。已经过了季节的蔬菜、瓜果就不能吃了。
 
四不能饮食没有节制
 
饮食要有节制,这也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饮食经验。
 
先看第八条“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里的“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这里的“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餐桌上面,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非常的诱惑人。但在孔子看来,还是应该很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绝对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
 
中国的传统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用五谷为养生,用五果帮助五谷养生,用五畜来补益养生,用五菜来充实养生。在这个饮食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以五谷为主,而各种肉食品,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而已。正是因为如此,作为辅助的肉食品,是完全不应该超过居于核心地位的以五谷为主的主食的。看看现在的人们,年纪轻轻的时候天天大鱼大肉地吃着,等到人到中年的时候又完全变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了,每天减肥啊瘦身啊的。到头来,身体垮了。您说这不是自己找病么?
 
再看第九条“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生姜的主要功用有三:一是祛湿,二是解毒,三是调味。时至今日,民间仍然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和“早上吃点姜,百病都消亡”等说法。由此看来,生姜是个好东西。但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但是“物极必反”,作为一味刺激性非常强烈的辛辣调味品,生姜吃多了,对人的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
 
再看第十条“不得其酱,不食。”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孔子那个年代,还没有我们今天说的“酱油”。因此,那个年代,不管是做饭还是做菜,都只能是用白水蒸煮,蒸煮的时候放上一些盐巴而已。故而,当时的人们在吃肉的时候,就一定要放上些各式各样的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得其酱,不食”的由来。在孔老夫子看来,不同的食品要适量搭配与其匹配的不同种类的酱之后,才能食用。
 
五不能缺少饮食礼节
 
第十一条“割不正,不食。”关于“割不正”,现在又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说肉割得不方整;第二种解释是说古代宰杀猪、牛、羊时,要按照一定的规范、部位来宰割,不那样做,就是“割不正”;第三种解释是说要先割后切,如若直接用刀切就叫“割不正”。
 
再看最后一条“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也好,睡觉也罢。凡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都不要说话。其实也不是绝对不说,孔子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说话,一很不文雅,二很不卫生,三也不利于消化。故而还是少说为佳。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