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儒学智慧
儒家——道义的承担者
在古代中国,儒家往往充当道义承担者角色。先秦儒家道义承担的精粹,是确立“道义”高于一切的政治伦理。...
中庸之道:悦乐精神与忧患意识
有悦乐而无忧患,则人生若非局限于狭隘的利己,就是浮游于表面的享乐;有忧患而无悦乐,则人生又将怀忧丧志,患得患失,徒劳无功而...
修身智慧:人要有羞耻心
羞耻心是个体在面对“群体”所要求的标准时所自觉的不足与惭愧。当一个人自己觉察或者被人指称未达此一要求标准时,就会产生羞耻心...
孔子之道:群体的力量大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
饮食无求饱:孔子的十二条养生之道
孔老夫子到底是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的呢?他有什么保养秘诀呢?他是如何吃饭的呢?在吃饭这个最为普通的问题上,孔子有着什么样的与...
中庸智慧:通权达变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中庸之道讲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极难的。”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
中庸智慧:和而不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
中庸智慧: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座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
中庸智慧:允执其中
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称“致中和”,仁学讲求的中庸之道,追求的主要是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调谐。...
论语智慧:神色切忌恣肆
神色是心灵的窗口,脸面是弛张欲望的一种器官。脸色如何,便知心灵的黑白如何,便知欲望的强弱如何。...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频道推荐
人人心中有孔子
每个人都希望成就自己的伟大,从平凡走向不平凡。如何才算伟
冯天瑜序《〈论语〉智慧赏析》:
从“君子讷言”到“君子必辩”
君子之爱人以德——从颜回之死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
想"不动心"先"养勇" “浩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