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官渡之战:两虎相斗,曹操问鼎中原(一)(2)

2009-07-09 16: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岁月痕迹
就当时形势而言,袁绍雄踞北方四州,外联乌桓,兵、粮充裕。而曹操虽手握匡扶汉室的大旗,掌握政治主动,但无奈身处四战之地,频繁的战争消耗,亦

就当时形势而言,袁绍雄踞北方四州,外联乌桓,兵、粮充裕。而曹操虽手握匡扶汉室的大旗,掌握政治主动,但无奈身处四战之地,频繁的战争消耗,亦使得曹操难言正面决战。整体而言,袁强曹弱。

虽处弱势一方,但曹操显然不会轻言放弃。不可正面硬撼,唯有旁敲侧击,最大程度上抑制袁绍疯狂的扩张行为。绞尽脑汁之后,曹操便把主意打在了汉献帝的身上,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势单力孤的天子战战兢兢地写下了怒斥袁绍的诏书。诏书中大骂袁绍身为人臣,不思匡扶汉室,却只知结党营私。身拥大片土地手握数十万精兵,却只想兼并他人,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诏书出炉后,曹操也不免自鸣得意起来:手握这样一个杀手锏,谅你袁绍也不敢轻举妄动,想要大吃四方,没门!

然而袁绍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再说他手下还有田丰、许攸、沮授这样大名鼎鼎的谋士,炮制出一份滴水不漏的上书显然是小菜一碟。在奏书中,袁绍极言自己如何在朝廷危难之机、家族危难之际英勇诛杀宦官、剿灭黄巾之乱、平定韩馥、公孙瓒叛乱之举,言之切切,朝野上下无不为之动容。天子随即下诏赐封袁绍为太尉,算是对他忠心报国的奖赏。

按理说,受封太尉这样的大官,袁绍理应相当高兴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消息传来之后,袁绍便在府邸破口大骂:曹操他本是宦狗之后,何德何能,敢爬在我的头上。没有我的恩泽,他的小命早已不保。原来当时曹操位居大将军 之职,官位尚在太尉之上。屈居曹操之下,显然对颇爱面子的袁绍是个重大打击,于是他以自己无功无劳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受赏赐。

清朝出版的《三国演义》中的袁绍画像。

得知此事之后,曹操大惧。正当他六神无主之时,荀彧适时进言:袁绍实力雄厚,若在此时惹怒于他,显然并不明智。何不顺水推舟,将大将军这一虚衔让位于他。一则平息他的怒火,暂不与他争锋;二则佯装顺从,使袁绍放松警惕。一番思量之后,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将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

位极人臣之后,袁绍志得意满,骄心转盛。然而曹操却凭借着“挟天子”的政治优势,处处掣肘袁绍。为防袁绍染指黄河南岸、掌控汉献帝,曹操还严词拒绝了迁都甄城(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的提议。由此袁绍、曹操积怨越来越深。

而身拥北方四州之后,袁绍意图染指天下的野心也逐渐暴露,善于察言观色的主簿包密趁机向袁绍进言:汉室气数已尽,大人您理应顺应天意,遵从民心,一统天下,拯救苍生。此话着实说到了袁绍的心坎里,其内心不住地兴奋,表面却依旧装出一种为难且大义凛然的表情。踌躇良久之后,袁绍“似不能决”,遂将此议案交由军府僚属讨论。然而令袁绍大失所望的是,汉室正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于自己属下的脑海之中。在场的绝大部分幕僚、将军均建议将妖言惑众的包密就地正法。无奈之下,袁绍也只有痛斩包密以平众怒。为防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件泄露,袁绍决定先下手为强。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骑兵一万余人,意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由此拉开序幕。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