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9-07-10 09: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茹枫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无论是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这次北伐成功,蜀国的局面原本可以被改写。

第一次北伐

图为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由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

公元228年春天,为完成刘备的嘱托,蜀国丞相诸葛亮亲率蜀军主力北进陇南,魏国大将姜维投降诸葛亮,关中震惊。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并亲自到长安坐镇,抵御诸葛亮。诸葛亮则派遣马谡为前锋,到街亭设防。

魏将张郃在街亭与马谡相遇。但是马谡刚愎自用,没有遵守诸葛亮的部署,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而是主动出击,被张郃断了水源,马谡被迫逃走,军事重镇街亭失守。北伐不利的诸葛亮被迫引兵退回汉中。

诸葛亮退回汉中后,本已经被蜀国占领的陇南三郡重新被魏国收复。诸葛亮则痛定思痛,挥泪斩了违犯军令、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诸葛亮自己则上书自贬三等,算是作了自我批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是他用人策略的失败,根据这次北伐失利改编的《失街亭》《斩马谡》等,成为不朽的文艺作品。

第二次北伐

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获悉魏军将大举东进东吴的消息后,给自己的堂哥诸葛瑾写了一封密信,要他提前出兵包围魏国军队的必经之地陈仓。陈仓是“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水纵横,难用行军”。诸葛瑾按照诸葛亮的嘱咐,出兵北进,陈兵陈仓,果然与魏军遭遇,双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蜀军虽然占据了先机,但是陈仓地势险要,补给困难,对于蜀国的北上补给,困难更甚。诸葛瑾只好退回关中。

图为诸葛瑾画像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虽然无果而终,但是他洞察了敌军的行动态势,率先抢占了战略要地,是诸葛亮军事生涯的一大亮点。

第三次北伐

公元230年6月,魏国进攻蜀国,诸葛亮被迫迎战。在加强蜀地核心区域防守的同时,诸葛亮反客为主,派大将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

进攻蜀国的魏军虽然兵精粮多,但是蜀地艰险,又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魏军寸步难行,大军被迫撤退。魏国名将夏侯渊之子夏侯霸虽然成功穿越了秦岭峡谷进入蜀国领地,却被等候多时的蜀军伏击,损失惨重。

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是在军事被动的局面下,主动出击,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经典战略,是积极防御的经典范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