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2009-07-10 09: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茹枫
第四次北伐 公元231年春天,为应对魏国的袭扰,完成刘备的嘱托,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魏国则派出大将司马懿统帅大军抵御蜀军。诸葛亮命大将王平继

第四次北伐

公元231年春天,为应对魏国的袭扰,完成刘备的嘱托,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魏国则派出大将司马懿统帅大军抵御蜀军。诸葛亮命大将王平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措施,拒不出战。

图为司马懿形象

诸葛亮识破司马懿阴谋,积极备战的同时加强粮草运输,指示粮草押运官三条原则“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在诸葛亮持久战心理的威慑下,司马懿终未能稳住阵脚,发起攻击。结果,早有准备的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杀掉魏军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马懿再不出战。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以胜利而班师。这次,诸葛亮吸取了马谡的教训,用人得当,而且把握战机精确。最为可贵的是,在获得胜利后,诸葛亮没有孤军深入,而是立即班师,继续保存实力,养精蓄锐,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前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则就地屯田,以农养战。

图为孙权形象

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乃率军袭其后,“斩五百馀级,获生口千馀,降者六百馀人。”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无论是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这次北伐成功,蜀国的局面原本可以被改写。但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为永远的遗憾。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