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我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经历了发生、发展的沿革过程。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夏、商、西周3个奴隶制王朝。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到鼎盛的整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军队数量不多,没有专职的指挥将领;除甲士有铜兵器外,许多徒(步)兵仍使用木、石兵器;作战方式基本上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商代以后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由于对战争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战争受迷信的影响极大,经常以占卜、观察星像等来决定战争行动,产生了以靠天命观为中心内容的战争指导思想。军队的治理以“礼”和“刑”为基础。“礼”主要适于上层的贵族和军官,讲究等级名份、上下有序;对下级和士兵的管理主要靠严酷的刑罚。这个阶段已产生了一些萌芽形态的兵书。商代甲骨文、商周的金文中就有大量关于军事活动的记载。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2.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非法字符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古代军事非法字符展的时期。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使战争连绵不断,战争规模扩大,战争频繁而形式多样。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全面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
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它标志着封建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其他影响较大的兵书还有《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著作。
3.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汉、晋、隋、唐等几个大的王朝。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