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最为经典的战役有两次,一次为征东突厥战役,一次为征吐谷浑战役,两次战役都尽显其谨慎的用兵态度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作战风格。征东突厥战役,突厥三十万大军压境北线,与唐军相持,李靖却完成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最伟大的迂回穿插战。3000铁骑夜袭阴山,迂回穿插千里,直导突厥老窝,要知道,此战是在风雪连天的腊月进行的,以汉人组成的唐军战士,要完成这一壮观的长征,所要面对的不止是突厥精锐骑兵,还有中原人所难以想象的严寒,但唐军将士爬兵卧雪,硬是完成了这一不可想象的奇迹,此战杀敌万人,突厥军与唐军伤亡比例高达10:1,更重要的是,突厥几十万大军就此全线崩溃,突厥可汗也遭俘虏。此战基本解除了突厥对唐朝的威胁,一战定乾坤,可谓盖世奇功。而征讨吐谷浑战役则有所不同,吐谷浑盘踞青海,地势险要,唐朝三次征讨均无功而返。后李靖挂帅,一改先前正面进攻的策略,几十万唐军硬是从青海甘肃交界的狭窄小路穿越过去,从吐谷浑身后发起攻击,一举歼灭吐谷浑。盛唐诗人王昌龄曾赞颂此战“大漠风尘曰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此战基本打通了中国进军西域的道路,从此,自五胡乱华以来,200年后,中国军队再次进入西域地带。
6、裴行俭
或许是因为武则天存在的原因,或许是出于美化唐太宗的需要,后人对唐高宗统治时代的这段历史往往有所淡化,事实上,尽管唐高宗懦弱一些,但唐太宗留下的国力基础仍在,唐朝的政治文明在这一年代都有所发展,而文治武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平西突厥,灭高丽,战功远超越唐太宗时期。一群名将继续开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华的版图。而裴行俭将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裴行俭出身士族家庭,其裴家自两晋时代就为名门望族。自晋至唐,裴家人中担任过将军职务的就有237人,堪称是军事世家。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背负家族的荣誉,裴将军不辱门庭,以其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富有戏剧性的是,裴行俭的赫赫战功是因为一场冤案成就的。高宗年代,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他遭武氏人诬陷,本该入狱,但唐高宗惜才,于是将其贬为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都督府长史。也正是这一判决改写了裴将军一生的命运,使他由碌碌无为的京官成长为叱咤中外的战将。
裴将军第一次独立指挥的重大战役就是破西突厥之战,此前唐朝虽多有征讨,但吐蕃此时也将触角伸向西域。西突厥开始转投吐蕃,与唐朝分庭抗礼。而此时唐朝属国波斯被大食所灭,更使得唐朝外交雪上加霜。裴行俭却抓住此机会,假意护送波斯王子归国,却在半路杀一个回马枪,率重兵痛击西突厥,一举歼灭西突厥反叛势力。并俘虏其可汗。此战功业堪比李靖夜袭阴山之功。自此,西突厥被迫西迁中亚,基本放弃了与唐朝争夺西域的企图。
此后,裴将军就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与突厥的战斗中,镇压东突厥反叛,打击突厥残余势力,其所到之处,突厥尽数平定。有力的巩卫了大唐的边疆。使突厥几十年不敢骚扰,直到武则天后期,才又侵扰中华。裴将军本人也病死于征讨西突厥的行军路上,享年64岁。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