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淝水之战:分久必合 大分裂时代的南北大对决(一)(3)

2009-08-05 10: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听涛楚隐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再次北伐,燕向秦求救。苻坚采纳王猛之计,出兵救燕,但就在桓温败退后三个月,王猛帅军趁虚直攻洛阳 ,夺取前燕洛阳以西大片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再次北伐,燕向秦求救。苻坚采纳王猛之计,出兵救燕,但就在桓温败退后三个月,王猛帅军趁虚直攻洛阳 ,夺取前燕洛阳以西大片地区。次年,苻坚遣王猛督镇南将军杨安、邓羌大举伐燕,燕主慕容评被俘国灭。

371年,前秦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苻坚遣将攻取东晋的梁州(今陕西汉中地区)、益州(四川大部地区),西南夷邛笮、夜郎皆附于秦。公元376年,灭前凉。同年,乘鲜卑拓跋氏内乱,又灭代。382年,苻坚又派吕光平定西域。

至此,前秦的版图“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东北的肃慎,到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阗以及天竺等十二国,都遣使通好。苻坚在王猛帮助下,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不到二十年就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踌躇满志的他,把目光瞄向了最后一个目标——东晋。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北方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等北方大士族纷纷南迁,辅佐琅琊王司马睿东渡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与北方民族矛盾尖锐不一样,东晋一朝充斥着世家大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初期,琅琊王氏家族的王导和王敦控制朝政,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王敦曾举兵反叛未果,随后外戚庾亮专政,又引发苏峻之乱。乱平后颍川庾氏家族失势,以桓温为代表的谯国桓氏家族崛起,东晋的门阀士族政治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桓温主政后,伐蜀灭成汉,又先后两次北伐,收复很多北方故土,威震朝野,但第三次北伐中的枋头之役却以惨败收场。以其为转折,桓温收起了光复中原的雄心,开始目光向内,有了当皇帝的欲望。

公元371年,桓温废海西公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简文帝因桓温虎伺一旁如履薄冰,忧惧之下一病不起。慑于桓温的淫威,他竟在遗诏中说:“如果我的儿子成器,就请您辅佐;如果他不成器,您可以自取天下。”这就等于给了桓温篡位的口实。

在这紧急关头,时任吏部尚书的谢安力谏简文帝改写遗诏,请桓温以诸葛亮和王导为榜样辅政,并立司马曜为皇太子。谢安和王坦之(东晋开国贤相王导之孙)等人趁桓温不在京都,马上拥立太子登位。这样一来,心怀异志的桓温立刻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