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荆州的桓冲很担心朝廷的安危,特地派了一支3000人的精锐部队前来支援京师。不料却被谢安给遣了回去,他带信给桓冲说:“朝廷已经有妥善的安排,武器和军队都不缺少,长江中游是战略重地,派来的部队应回去加强防备。”
其实谢安同样忧心如焚,但他深知,作为一国宰相,是大家的主心骨,如果自己也乱了方寸,那情况就会变得不可收拾,因此他不能像别人一样把内心的忧虑露于形色。他只有采取内紧外松的方法,一边安定人心,一边从容不迫地应付战局。等大家的紧张情绪趋于平静后,他才授意各路将帅,按既定战略进行了周密安排。
十月,前秦的先锋苻融攻占了寿阳,并把谢石派来增援的胡彬包围在硖石。苻坚大喜,马上率轻骑8000人赶往寿阳与苻融会合,企图一举歼灭东晋军。然而他此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选择被俘虏的东晋将军朱序前去劝降谢石。
朱序本是东晋名将,坚守襄阳与前秦激战一年多,由于部将暗中献城被俘。苻坚很看重朱序,赦免了他,还授予他尚书之职。说起来,苻坚这个人确实是有名的仁慈爱才,即使是对敌人和叛变他的人。他的这种恢宏大度固然有利于吸纳人才,但他后来也是栽在这个问题上。苻坚明知道朱序仍然心向东晋,却还是派朱序去劝降,是希望他以亲身经历号召谢氏诸人学习他的“好榜样”。
这一去就带来了麻烦。朱序到晋军大营后,反倒把秦军的计划全部告诉了谢石,并暗中提醒谢石说:“趁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会集,要迅速攻击。打败了他们的先锋部队,势必挫败他们的士气,这样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夺取胜利了。”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人,宰相谢安侄子。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377年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后在盱眙、淮阴、君川等地击败前秦军,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次年率兵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388年病逝,被晋帝追封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