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接受了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部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开赴洛涧(今安徽怀定县西南洛水入淮处),强行渡河,大破秦军5万人,斩了秦将梁成。初战告捷,东晋将士士气大振。
刘牢之(?~402) ,东晋名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征西将军,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和晋陵诸军事。出身将门,骁勇善战。377年应募参加兖州刺史谢玄统辖的“北府兵”,初任参军。在383年淝水之战时,他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初战告捷,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他因功晋龙骧将军、彭城内史。次年,随谢玄北伐,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来在东晋朝廷内争中,兖、青州刺史王恭、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荆州刺史桓玄等为争夺朝权,都拉拢手握强兵的刘牢之。刘对他们先靠后反,反复无常,致使将佐逐渐离散。不久,其兵权为桓玄所夺,被迫自缢。
谢石、谢玄随后指挥晋兵节节进逼,直逼寿阳。在深秋的寒风中,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楼远望,看到东晋军阵严整,转而眺望八公山,见草木摇动,以为都是东晋驻扎的士兵,身经百战的苻坚开始感到不安,脸上也不觉露出了惊虑与惆怅的神色。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到寿阳城头的惊惧不安,苻坚的心理变化影响到了整支军队的士气,也制约了自身作为统帅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东晋军与前秦军隔淝水遥相对峙,形势对晋军来说依然很严峻。东晋将帅与朱序合谋,经过精密策划,想出了一条妙计。谢玄派使臣告诉苻融说:“你们孤军深入,却在这淝水岸边扎营布寨,不利于速战速决。你们何不稍微向后退一退,让我们渡过淝水与你们一决胜负?”苻坚觉得答应对手的要求也未尝不可,等晋军渡河到一半时,便可以发动铁骑冲杀,杀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苻坚就真的下令后撤。没想到,秦军这一退就乱了阵脚,竟然不可遏止,收都收不住,苻融连忙在后阵约束士卒。不曾想朱序又趁机夹在秦兵中大声呼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大部分士兵是被强迫征来,无心与东晋作战,各族俘虏此时更是乱作一团,不可收拾。当晋军乘乱涉水过淝水时,他们在战场上相遇的,是一群早已溃不成军、正在自相蹈藉的乌合之众。晋军趁机大举进攻,迅猛追击,于乱军中杀死前秦前锋主帅苻融,苻坚也被乱箭射中。秦军溃不成军,听到风声鹤唳,都认为是东晋的追兵赶到,更加慌不择路,在饥寒交迫中日夜狂奔,仓皇逃回北方时,百万大军已失去了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