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纵横北国所向披靡的无敌之师竟然在东晋军队面前弱不禁风,10对1竟然也不敌(初战洛涧,梁成5万人被刘牢之5千人打得溃不成军)。东晋“北府兵”固然精良,但前秦铁骑按理说冲锋陷阵更应该占有优势,如果是水战,东晋占优势倒情有可原。那就只能猜测前秦军营里是不是在闹瘟疫,或者是全体拉肚子。
前秦军队号称百万,但前锋部队失利后,后面60多万前秦军队呢?翻遍史书,就只见东晋军队一直在追,不见有一支前秦军队来接应。前秦主力部队人间蒸发了?
淝水失利,照理对前秦这样的大帝国来说,尚不足以形成致命打击。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嘛,前秦至少应该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然而前秦的崩溃之快,就是我等也实在想不通。放眼古今中外,有哪一场战争占优势的主攻方会如此之快的溃败?
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指出:“苻坚处于一个民族斗争的社会大环境之中,统一之路还很漫长,北方发展的趋势是进一步的分裂而非统一,在此时势下,苻坚的失败终归是必然”。
但即令如此,苻坚能凭一己之雄才大略,麾军百万,逆潮流而行,试图再造一个大一统的新国家,虽梦断淝水,不亦雄乎?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大英雄真豪杰! 今日嘲笑、贬低苻坚之说,大多为诛心之论,不过是“成王败寇”的观念作祟罢了。
陈寅恪先生说:“八公山风声鹤唳,谢安失鞋之态,文学家之美笔罢了,可知历史乃为胜者书写”。诚哉斯言!
(责任编辑:绵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