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代的南北大对决,其引发的影响和余波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
从政治上说,中国中古时代三世纪、四世纪的政治格局因此发生了剧变。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统治的分崩离析,北方重新陷入了大分裂。而偏居江左的东晋,则赖此战得以继续维持其政权,汉文化正朔也藉此传承下来。可以说,没有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崩溃,就不会有拓拔氏北魏的崛起,长达一百六十余年的南北朝也无从谈起,更遑论承袭于北魏北周的隋唐时代了。
从经济上说,淝水之战的结果使得南方获得了数十年的安定,再加上北方兵连祸结、战火不断,于是“衣冠南度”,最后就是南方确立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江南变成繁华之地,江北菁华则不复存在,江南地区逐渐取代中原而成全国经济重心。
从文化上说,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黄仁宇先生曾分析说:淝水之战只确定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这次战役却不是构成分裂的主因。以后的发展也证明中国的重新统一必待人口相次固定,胡汉种族的界线逐渐漠减,巨家大室(即士族)的力量也被压制,才能成为事实。
的确如此。无论是东晋的多次北伐还是前秦的大规模南征,都没有达到统一南北的目的。但这两方面发动的战争,也都不无表明历史的脉搏在向全国统一的方向跳动,不过前进的道路还相当曲折。
淝水之战后,南北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向前进。北方继续大分裂,民族融合在血与火中交织进行,直至北魏孝文帝改革,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文化上被先进的汉文化所征服,民族大融合的洪流滚滚向前。南方经济在进一步发展,南北文化在南方继续调和,士族逐渐走向衰落。
殊途而同归,南北的发展,共同为再度大统一积蓄力量。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陈,结束了大分裂时代。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中国历史又迎来了一个大统一的时代,也是一个更辉煌的时代——隋唐时期。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分裂时代的淝水之战,最终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统一。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